在2023年10月7日,信誉楼的创始人张洪瑞,因病救治无效去世,享年78岁

或许你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是他的信誉楼你或多或少都会听说过,信誉楼以信誉出名,坚持“顾客就是上帝”,永远把诚信放在第一位。

张洪瑞创建的信誉楼在多地都有分公司,一年的销售额就可以达到惊人的200亿。

但是张洪瑞自己却是骑单车上班,住员工宿舍,甚至在死后一分钱都没有留给子女。

那么,张洪瑞是如何创建的信誉楼呢?而他在去世后为何不肯留一分钱给子女?

信誉楼的创建

1946年,张洪瑞出生在河北省黄骅市的一个小村子里,当时的那个年代,农村人的生活普遍很贫穷。

那时候的家里有张洪瑞兄弟姐妹6个人,张洪瑞是老大,为了支撑家里的开销,张洪瑞从初中毕业便开始辍学打工。

虽然张洪瑞的学历不高,但是在初中时老师教导的爱国思想却伴随着张洪瑞的一生。

张洪瑞19岁那年,他到黄骅煤建公司当临时工,负责给挖河工地的煤点送煤,后来被安排到了县食品公司。

因为正值文革,张洪瑞的家庭受到影响,便被迫回到村中务农,先后担任过小队委员、会计、生产队长等职位。

当时他们的小队劳动力少、生产值低,是个落后的队。

于是他带领队员科学种田,计件包干,搞家庭副业,村民们跟着他心气顺、干劲足、效率高,收入好,他们队一举成为全县的典型。

改革期间,催生万物,于是在1984年的时候,张洪瑞贷款10万元,组织十几位农民,创建了营业面积280平米的小商场。

自此,便树起了信誉楼的牌子。

良心企业家张洪瑞

在创建信誉楼以后的20多年来,张洪瑞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了解了企业能够持续发展道路。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诚信”,从来不做不利于民众的事情,一切为民众着想。

在信誉楼建立后没几年,曾发生过一次“西服退款”事件,也正是此次事件,让信誉楼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当中。

在一次查看文件时,张洪瑞发现,一批西服的加价率高出了公司的规定。

他立刻找到两位主管狠狠地批评道:“明明这批西服的价钱并不高,你们把价格抬到这么高,就是不讲诚信,你们赚的钱就是昧良心的,你们这样做是在把信誉楼往绝路上推啊。”

随后,他便立马命令有关部门下调价格,并在当地的电视台播出了一则致歉广告:

“信誉楼不慎售出一批加价过高的西服,总经理张洪瑞特向广大消费者致歉,并请买到这批西服的顾客到商场领取退款。”

而张洪瑞创建的信誉楼,只靠这一件事情并不足以让大众们牢记。

有一年,有一款甩脂机火爆市场,深受许多人的喜爱,而信誉楼也购入了这款甩脂机。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这款甩脂机便被爆料,长期使用会对人们的身体产生危害。

许多顾客在购买后都叫苦,花重金刚买还没有用过几次,就被爆料对身体有危害。

当张洪瑞了解到这件事情后,顾客还没有提出要退货,他便决定,紧急召回全部已经售出的甩脂机。

张洪瑞还让公关部的经理亲自上门将货款退回,并且向顾客道歉。

而这样做的结果是,总价值在13万元的甩脂机最后被拆卸成零件卖了废品。

正是张洪瑞建立的这种“一切为民”的方式,成功的引导信誉楼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

仅仅在30年的时间里,就将曾经的小商场发展为总资产超亿元、约4万名员工的大型综合商场,并在许多地方都设有自己的加盟店。

张洪瑞不仅为顾客着想,同时也会为自己的员工着想。

张洪瑞曾说过:“一定要让我们的干部知道,不管你的效益有多好,如果员工干的不开心,我们的工作就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我们让员工干得高兴,干得开心,结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信誉楼的工作,不会存在加班的情况,即使加班也不能超过晚上十点。

而有一次因为打扫商厦卫生,有位主管直接带着员工加班到了凌晨三点,张洪瑞知道这件事后,立即开除了那位主管。

同时,张洪瑞也一直倡导让员工快乐的工作和生活,每年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五,信誉楼所有商厦的员工均放假休息,商厦暂停营业。

张红润认为,员工工作了一年,过春节也要好好休息,要照顾好家人。

所以,被很多商家认为是销售黄金期的春节,信誉楼却关闭了所有的商厦,让员工与家人团聚共享亲情。

张洪瑞认为:人生的全部并不都是工作,工作是为更好的生活。

中央电视台、中国经营报入《中外管理》杂志等多家媒体、报刊对信誉楼进行了采访报道。信誉楼作为窗口行业,带动了社会风气好转。

言传身教

同时,张洪瑞也十分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经常向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

他为了助力家乡的发展,投资数百万元帮助旧烈士陵园搬迁。

同时为了人们可以更好的进行娱乐活动,甚至包下了一座公园,人们问他要不要把名字改为“信誉楼公园”。

张洪瑞拒绝了,他还是觉得它原本的名字“人民公园”更适合。

张洪瑞曾经获得过4万元的奖金,但是这4万元他却一分都没有留下,他将这4万元的奖金全部捐了出去。

张洪瑞说,这些钱都是身外之物,还不如捐给有需要的人,还能给自己攒攒功德。

从1999年开始,他每年都要为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提供助学金,先后帮助多名贫困生完成学业。

同时还对当地的对贫困户也给予了帮助,援助资金达10万元。

因为他的善良,乐于助人,张洪瑞在2015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张洪瑞对子女的要求更是严厉,正因为他的小时候经历过苦日子,才知道应该让儿女靠自己的双手吃饭,而不是靠别人。

张洪瑞的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富二代”,而是靠自己的“富一代”。

所以当他的大女儿结婚时,张洪瑞并没有给她嫁妆,同时他找到亲家做工作,让俩孩子旅行结婚,不撒信儿、不请客,不收礼。

而两个儿子结婚的时候,张洪瑞也没有给他们买房子,对待儿子女儿,张洪瑞都一视同仁。

或许是因为张洪瑞的言传身教,他的儿子女儿都是爱心志愿者,全家人捐款、捐物、做公益。

张洪瑞的子女们都有自己的扶贫资助对象,每过一段时间就会给贫困生捐款,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近几年的时间,张洪瑞以及他们全家已经累计向社会捐款1000多万元。

在他的两个儿子还小的时候,便已经学会了自己打工赚钱。

张洪瑞的大儿子张勇,刚刚参加完高考就到罐头厂打工,就是为了参加同学会。

在工厂里他就干最脏最累的活,有时候很久都不能休息,但是他深知父亲的教导,咬咬牙就坚持下来了。

而他的小儿子张建港,上学时羡慕同学都有自行车,也选择自己打工挣钱,从来不会向父母伸手要钱。

几个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自力更生的习惯。

直至2008年,张洪瑞被查出肺部存在早期肿瘤,于是为了信誉楼操劳半生的张洪瑞便推出了董事会。

他将信誉楼99%的股份都分给了信誉楼早期的2000名员工,而只留下了1%的股份给自己,并没有给子女,子女对此也没有怨言。

于是在2015年6月,河北卫视的《中华好家风》特别邀请张洪瑞一家和信誉楼代表参加了此次的节目录制。

总结

张洪瑞对于“信誉”的认识是:信誉是易碎品。信誉楼20年的发展壮大,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懈经营“信誉”品牌的过程。

张洪瑞是我国的良心企业家,他把诚信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

30多年来,他坚持诚信经营,成就事业,成就他人,不仅自己坚持诚信立身,还把这一精神传承给子女,是值得我们所有国家企业进行学习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