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后,在政权架构上模仿和借鉴了明朝的做法,绝大多数机构都沿用明朝的称呼,如内阁、六部,以及都察院、大理寺、翰林院等。不过,清朝初期也有一个机构,是明朝没有的。 这就是议政王大臣会议。 一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形成,要追溯到努尔哈赤时期。1615年,努尔哈赤在建立八旗制度之后,又设立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最初,议政王大臣一共有5名,另有理事大臣10人。他们的职责是“协议国政”,每五天召开一次会议,与四大和硕贝勒(后来增加为八旗旗主贝勒)商议重要事务。后金(清朝)的军国大事,都需要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进行讨论和决定。 皇太极即位后,扩大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规模,原来的八旗旗主贝勒晋封为王,担任议政王大臣;八旗固山额真兼议政大臣;另外每旗设议政大臣3人共24人。议政王大臣和议政大臣都在议政处办事。此后,议政王大臣会议有了固定的人员和办公场所。

在议政王大臣会议里,既有亲王、郡王、贝勒,也有八旗大臣。但并不是所有的皇室贵族都能够参加这个会议,必须由皇帝批准“议政”。当然,如果皇帝对哪个议政王大臣或者议政大臣不满意了,也是随时可以撤掉他的“议政”资格,将他排斥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之外。 作为讨论、决定军国大事的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主要来自满洲八旗的王公贵族,少部分来自蒙古八旗。清朝入关后,定都京城,成为了大一统王朝,需要处理的军国大事成倍增加,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规模得到了扩大,于是,极少数来自汉军八旗的大臣经过顺治皇帝允许后,得以参加议政王大臣会议,如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内弘文院大学士宁完我。 二 不过,随着中原逐渐统一,清朝的治理趋于完善,皇帝采取了各种措施,将大权收回到自己手里。其中之一,就是架空议政王大臣会议,让这个机构变成一个空架子。

怎么架空呢?康熙皇帝的做法是设立南书房。 南书房位于故宫乾清宫西南,原来是康熙皇帝读书的地方。后来,康熙皇帝将这个地方变成与翰林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的地方。康熙皇帝从翰林院里,选择“才品兼优者”的亲近大臣入值南书房。在研讨学问、吟诗作画之余,康熙皇帝还会向他们咨询政事、了解民情。 不仅如此,当“三藩之乱”进入到最紧张、最激烈之际,康熙皇帝每天都在南书房办公,处理大量军国要务。入值南书房的亲近大臣就扮演了“智囊”“秘书”等角色,协助康熙皇帝处理军国要务。

在这种情况下,议政王大臣会议很难发挥原有的左右,被摆在了一边。 三 到了雍正皇帝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被进一步架空。 1729年,雍正皇帝对准噶尔部用兵。为了方便随时处理军政要务,雍正皇帝便在离他寝宫养心殿不远的隆宗门内设立了军机处。

军机处设立之初,作用是“跪受笔录”,即军机大臣跪在皇帝面前,用笔记录皇帝的旨意,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门或者地方督抚执行。到后来,军机处掌握了实权,不但“总揽机要”,还能够向皇帝推荐文武官员,超过了内阁和六部之上,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枢机构,拥有了“平章军国重事”的宰辅地位。军机大臣由此被称为“有实无名”的宰相。 有了军机处后,南书房再次变为“以诗文书画供御”的文馆,昔日手握大权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虽然还能“议政”,但所“议”的范围极为有限,不再是军国要务,而是皇帝出巡、八旗内部事务和部分重要刑事案件。这个机构从实权部门,变成了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等例兼虚衔的部门。 四 显而易见,议政王大臣会议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1791年底,乾隆皇帝颁发了一道谕旨:“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充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召对,承旨遵办,而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议政虚衔,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朕向来办事,祇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

此后,存在了170多年的议政王大臣会议退出了历史舞台。1861年,慈禧太后为了笼络恭亲王,任命他为议政王。这时候的议政王纯属虚衔,并没有什么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