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作为刘备的第一任谋士,在《三国演义》里被刻画成足智多谋,忠于刘备的正面形象被广为传颂。在很多故事里,他也是三国弃剑从文的一个高大形象,他在年轻的时候喜欢舞剑,行侠仗义,为别人报仇而杀了人,后来遭到官府缉拿,被迫隐姓埋名,改成徐庶。他原来的名字叫徐福。

他在三国演义里既然被描述为足智多谋,那肯定有相关的事件来证明,主要表现就是他为躲避官府缉拿,逃到了荆州,因为仰慕刘备的仁义宽厚,投奔到了刘备麾下做了谋士。为刘备击退了曹军的进攻,为刘备立下大功。 在《三国演义》里,当时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被刘表安排在了新野驻军,曹操得知刘备在新野以后派出了曹仁、李典等名将前去讨伐。曹仁、李典率军前来,摆出了八门金锁阵,不过被徐庶识破了阵法吃了败仗。而这一仗让曹操知道了刘备身后有高人指点。

而后曹操因嫉妒刘备有如此大才,便捉去徐庶老母,命令程昱模仿徐母字迹召徐庶来许都。徐庶至孝,为保老母性命只得前往曹营,走之后因愧对刘备,因此掉头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这就是著名的元直走马荐诸葛。后来来到曹营,徐母看见徐庶为了自己而离开刘备,自尽身亡,徐庶懊悔不已,从此不为曹操献一计。这就是后来的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出处。后来就没有徐庶的记载了。这是文学作品里关于徐庶的记载,从这里面看出他懂得阵法,还是懂得些兵法的。他的能力超群,可能就体现在这一场战争上吧。如果我们说他能力超群,做出贡献比较大,那么在史书《三国志·魏书》里面应该会有他的记载。而事实上《蜀书》、《魏书》均无记载,在《三国志·诸葛亮传》还有《魏略》里有他的零星记载。比如曹操捉徐庶老母的事件原型,则记载于《诸葛亮传》中:“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方寸大乱”这个典故就来自于此。

史料里我们看到曹操并未特意去抓徐庶母亲,徐庶之母因为战乱失联,恰好被曹操军遇上,徐庶也并非因为母亲的书信含泪离开刘备。而罗贯中之所以这样写,还是因为他尊刘抑曹的思想,为的是刻画曹操奸诈的形象。

他临走时推荐诸葛亮与刘备,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出,他未必多么光明磊落,他与诸葛亮在荆州早就相识,也知道诸葛亮的才能,为什么临走时才推荐给刘备?有可能他担心诸葛亮的才能超过他,他会不受重用。至于他到了曹营以后,不再为曹操献一计一策,也未必是兑现承诺,忠于刘备。因为曹操这边人才芸集,荀彧、程昱等顶级谋士,不仅足智多谋而且还出身名门,徐庶如果没有过人的能力应该是不会被曹操重用的。

他因母亲被曹操捉拿,辞别刘备,感觉应该是他离开刘备的绝佳借口。他只是在曹、六双方之间选择了曹操。可惜他没有得到他应有的重视。这是本人对徐庶一些肤浅认识,如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喜欢文章,欢迎分享收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