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宋代不断出现的冒名现象,其背后有着诸多复杂的原因,其中社会背景因素是基本因素。冒名现象的产生受到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影响,在社会的发展完善中,提高地位、跨越阶层的机会增多,但难度较大。受利益的驱使,冒名之人层出不穷。

一、政治特权

宋代扩大选官人才来源,壮大了官僚队伍。赵宋王朝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建立了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中心,更能笼络各阶层人心,使其尽心效忠王朝的官僚制度。宋代官僚制度的发展使得文官体制在“北宋彻底地、稳定地建立起来,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

科举考试制度所选拔的人才是宋代选官的重要组成。宋代科举制得到充分发展与完善,取士规模扩大,每年取士人数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科考中选后便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获得优越的身份地位和可观的经济回报。政府的推动,社会风气的渲染,使得科举考试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文庄集》记载:“荐贡之始不能皆知其行,明试之际不能尽择其文,以是爵命之间不能无滥。”

宋代选官制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为恩荫制度。恩荫是根据皇亲贵戚、文武官员的门第或官阶,为其子孙、亲属或者门客仆人授予官职的一种选官制度。因此,恩荫入仕是进入官途的另一途径,宋代与前代相比荫补过滥。

除上述之外,还有南郊大礼、明堂礼、致仕荫补、遗表荫补等。如此,恩荫名目繁多,许多官僚子弟,或特殊人群,便可越过难度较大的科举考试,直接荫补为官,这也是冒名现象猖獗的一个诱因。

二、经济诱惑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繁荣,与之相适应的赋役制度与土地制度都发生改变。宋代人口众多,“两汉最高人口为五千多万,唐代开元、天宝之际的人口六千万上下,这是汉唐盛世时的人口数量,而宋代自宋仁宗时户数已超过一千两百万,到宋徽宗时,户数超过两千万,若以每户五口,则人数已过一亿,远超汉唐。”

《宋会要辑稿》记载:“天下郡县所定版籍随其风,或以税钱贯伯;或以地之顷亩;或以家之积财,或以田之受种,立为五等”。

宋初,统治者针对社会现实情况,改革土地制度,采取“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允许土地买卖,官僚地主数量增加。为适应变化的土地制度,宋代政府改变了编户原则,按照常产多少和是否直接承担国家赋役,将全国居民分为主户和客户。同时,主户则按照其资产多寡,分为五等户。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户籍,如形势户、官户、坊郭户、兵籍、寺观户、女户等,他们拥有一些特权,可以免除徭役,即使后期实行免役法,需缴纳助役钱,但作为特殊户籍,他们其中的一些依旧享受特权。

就军事而言,宋代实行募兵制,军队规模庞大。宋代募兵制招了不少无业游民,构成成分复杂。一般而言,募兵制下招募来的人,政府会给予一定的钱财作为生活费用和养家费。不同军种,军俸不同,但总体而言,待遇还算丰厚。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补贴,将士阵亡后,朝廷也有抚恤,对于家属,除了正常的供养外,还有优厚的恩泽。

这种优厚待遇的情况,致使一些从军谋利现象出现,如径原“旧募伉健士以为游崎选锋,名勇敢,资养优赡,未尝料简。豪右子弟、市井之人帘名冒役,幸从军作奸利、干功赏。”军士在战场上凭借功赏而晋升,是为一条升官途径,因此军队冒请功赏现象同样突出。

生存条件的诱惑同样是冒名事件产生的重要因素。宋代后期募兵制弊端显现,被强征者众多,加之军营生活困苦,宋代普通士兵的生活十分窘迫,口粮经常不足,宋仁宗庆历年间,禁军的口粮“惟上军所给斗升仅足,中下军率十得八九而已”。

正如王安石所指出的:“今士卒极窘,至有衣纸而擐甲者,此最为大忧。”

士卒生活困苦,打仗所穿衣甲难以满足,日常生活不能得到保障,生命安全又受到威胁,也会找人冒名顶替,或者冒名逃亡至别地。

社会阶层不同,等级便不同,其身份地位也不同,享有的权力便有差异。下层人民想跨越阶层,只能通过科举、参军等渠道,改变身份,以获得相应特权。

三、平民入仕与官场晋升压力

各阶层虽然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等途径改变身份,跨越阶层,但是科举考试难度大,程序复杂,考上几率较小。科举所考内容复杂而庞大,“非善为赋诗论策者,不得及第”,而“非游学京师者,不善为赋诗论策”,因此考生不仅需要天赋和精力,更需要钱财的支持。

《宋史》记载:“窃原士之所以轻去州郡,而乐趋府、监者,大抵以近者州郡立定解额,多不均一。”

而对于家境贫困的考生,科考所需花费的巨额钱财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问题。同时科举考试的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个地区的解额数量便是重要因素。州郡解额固定不均,而开封府、国子监则一般没有定额或解额较多,比外郡宽泛,于是解额少处,“竞奔凑京师”。同时“府、监举人,保明行实,约束未尽”,以致有冒名之弊。

解额不均是宋代科举制的一大特点,对于京师等一些特殊地方,政府一般放宽解额。为增加考中机率,有心之人便投机取巧,宋代一士人林大亨冒试,“既有本贯可以收试,乃欲舍涂之遥而就迩,舍解额之隘而就宽”,他由解额较少的籍贯所在地去往解额较多地考试,扰乱场屋,危害颇深。由此也可见考生由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困难之大。

考生科考成功入仕后,开始在选海沉浮。科举考试扩大录取数量,但官职数量有限,于是多出现“员多阙少”的待阙官员,甚至一阙待十年,想要获得官职与差遣难度较大。同样对于官员的升迁考课也十分严格,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针对官员的晋升考查逐渐由以注重绩效的考课法为主,转向以注重资历的磨勘法为主。

宋代磨勘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铨选制度,以年资和政绩为指标,对官员的升迁过程作出规定,磨勘法是宋代选人晋阶改京朝官,京朝官叙迁官秩的重要途径,遵循“率以法计其历任岁月、功过而序迁之”的原则,不论是选人还是京朝官,都要对其出身、资历、政绩进行全面考核,还要对举主、三代等进行详细审查,程序复杂。

以选人为例,宋真宗祥符三年规定:“幕职州县官,须三任六考,方德论奏。”③对选人磨勘改官规定年限,期间多次变动,至宋仁宗宝元二年规定:“应奏举官,并须六考以上,方许铨司磨勘引见,内有曾犯私罪者量加一考。”确定选人磨勘改官的基本年限为六年,而犯有私罪者再加一年,可见考核之严格,官员晋升耗时长,难度大。

结语

宋代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发展变化,为冒名现象的频繁发生提供了诱因。社会发展进步,使得一些制度更为完善,同时也促进了各个阶层之间的流动。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方式逐渐多样化,一些投机取巧之人,想要走捷径,以冒名来达成自身愿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终是利之所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