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行进中国”调研行 · 活力甘肃|走,去祁连山下吃海虾
29
0
相关文章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南美白对虾养殖棚内景。人民网 黄津晓虎摄
工作人员清点查看鳜鱼苗。人民网 黄津晓虎摄
工作人员正在监测水质。人民网 黄津晓虎摄
甘肃没有海,但能产海鲜。
西北内陆养海虾,海水哪里来?水质如何保障?
带着问题,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张掖市临泽县的丰森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合作社董事长李志刚没有直接回答,笑着领大家走向养殖大棚。
掀开门帘,热浪卷着一股咸腥扑面而来,两排水池对称摆放,池边水循环设备发出轰轰的低鸣。
“‘海鲜陆养’,要克服的技术困难挺多。我们用的是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调配‘海水’,模拟类似海洋的生态环境。”
李志刚说,南美白对虾是个“直肠子”,边吃边排泄,如果不及时处理,养虾池的水质就会变差。
“我们还自主研发了循环水养殖技术和系统。”
李志刚介绍,工作人员每天定时监测水质,过滤掉虾壳、粪便后的水经过监测、调配,继续循环使用,养殖用水量、排污量均变低了不少。“算一算,建厂一年多,养虾的水费只花了2万块。”
“养海虾是最难的。”合作社总经理许云峰说,“掌握了‘海鲜陆养’技术,再多增加几种‘河鲜’也没有问题。”
说话间,一辆重庆车牌的货车稳稳停在养殖棚外。
开舱放鱼、调试水体、清点数量、将鱼苗快速转运至养殖池……李志刚、许云峰始终紧绷着,眼见一尾尾鱼苗在池里活蹦乱跳,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是我们引进的第一批鳜鱼苗,坐十几个小时的车从重庆运到这儿。别看这鱼苗小,一尾得十几块哩。”李志刚说,目前合作社养的淡水鱼有鲈鱼、鳜鱼,未来还要引进彩虹鲷和石斑鱼。
祁连山下,盐碱地上,深居内陆的西北地区对海鲜、河鲜的需求不小。看准市场空间,用好差异化策略,也能激发经济活力。张掖市鼓励发展水产养殖、南果北种等特色农业产业,吸引了不少像李志刚、许云峰这样的外地商户投资建厂。
南美白对虾、螃蟹、虹鳟鱼肉质鲜美,甘蔗、柠檬、火龙果果香四溢,既丰富了百姓的餐桌,又增加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渠道。如今,仅合作社所在的临泽县,水产养殖户已有32户,养殖面积达到8000余亩,年产各类水产品1000吨,产值能达6400万元。
采访结束,记者提出想拍一张南美白对虾的特写。李志刚摊手,有些歉意:“真不巧,这一茬虾刚成熟就卖光了。不过,我们每年可产虾3到4茬,再过3个月新一批虾上市,欢迎你们再来,尝尝西北的‘海鲜味’。”(刘红、王金雪、徐冬儿、唐嘉艺、李根、王绍绍、赵雯、黄津晓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