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里是夏令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今天上午8时30分,副市长张小宏作为第32届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志愿者,坐上了夏令热线接听席,倾听市民和读者来电。在接听了3通热线电话后,他以“四不两直”方式前往徐汇区宛南六村和天钥桥路龙华西路公交车站,调研检查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覆盖情况和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的民生需求。

宛南六村位于天钥桥路905号,是上世纪80年代竣工的多层公房、售后房混合小区,现有900多户居民。经过“美丽家园”建设后,43幢居民楼全部加装电梯,外立面也焕然一新,还有社区食堂供餐、社区医生坐诊等“家门口”的服务。

一路走一路看,张小宏走进了今年刚刚翻新过的车棚,几十辆电动自行车正在里面充电。“这里有60组充电装置、120个插座,居民可以在这里共享充电。”居委会主任介绍,刚开始的收费标准是1元4小时,但居民反映时间太短充不满,现在已调整为1元6小时,同时配备充电保护,电池充满后自动断电,避免过热着火。

图说:宛南六村室外临时车棚目前没有充电功能,下一步将加装充电位 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 摄

“你们小区现在住了多少人?原居民和租户的占比是多少?小区里有多少辆电动自行车?有没有推着电动自行车上楼的情况?”面对张小宏的提问,居委会主任表示,小区内现有居民3800多人,租户占比达到60%,电动自行车则约有360辆。由于加装电梯比较狭小,电动自行车几乎无法上楼。但几项数据一对比,也可以看出小区内的充电端口仍存在明显缺口。

“租户比例高,对基层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小宏指出,要发挥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的力量,共同治理好飞线充电、电瓶进楼充电等问题。“老小区的综合改造是一次性的,但通过这样的改造能把人心聚起来,居委会干部要好好利用这样的机会,号召居民一起治理好家园。”

路过一个户外小停车棚,居委会干部介绍,他们正在充分挖掘资源,小区内的零星停车位也会逐步安装充电端口。“结合旧住房修缮改造项目,我们会进一步增设充电端口约110个,更好地解决居民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难题。”

图说:龙华西路公交站点将启动适老化改造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随即,张小宏赶往天钥桥路龙华西路附近的公交站点查看情况。

天钥桥路龙华西路公交站停靠166路、932路、徐闵线3部公交车,周边有强生花苑、徐汇苑、龙华新村等小区,以及南模中学(东校区)、龙华中学等学校,也是龙华烈士陵园公交车上下客的主要站点,人流量较大。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在这里上下车的多为老人、小孩等人群,而公交站台和车道的路面高差约13厘米。

“路面有高差,老年人、残疾人到这里坐车确实有困难。”张小宏说,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是市政府实事项目,要围绕公园、医院、社区、活动中心等老年乘客出行需求较为集中的站点加快推进,“今天看到的是一个公交站台的情况,但我们还要考虑到公交车和轨道交通接驳的一些点位,除了改造好点上的问题,也要衔接好这些交叉点,做到适老改造的体系化,让全市老人出行更方便。”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