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国起至今,常常会听到被称之为天子骄子的高材生,放弃了名校或优越的工作,走进佛门当上了和尚或者住持。 在古代,大多选择出家的人不过是被生活所逼。而现在的出家,要么是看破红尘不问世事,要么是想要专研佛道普度众生。 再加上现在出家的和尚似乎比普通人过得要好一些,所以常有人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时,就会觉得入佛门重新开始会比继续苟延残喘的生活要强很多。 安徽有个普通男子因为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转而入了佛门。他在寺庙里仅仅靠着香火钱生存,有时每天甚至只有40元,而这个守着古庙仅靠香火钱而活的男子,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悲苦孩子的崭新人生 这个男子叫王先凯,是安徽省岳西县期桥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出于1985年的王先凯,虽然处在中国发展的新时期,可是对他来说,农村家庭的生活依然是非常困难。 王先凯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失去了母亲的之后,家里变得非常冷清。父亲不关心家里的一切,对唯一的儿子也是爱理不理。后来父亲受不了生活的负担,把唯一的儿子送给了弟弟抚养。 失去母亲又不受父亲疼爱,还被送人,王先凯默默的承受着一切的伤痛。这也造成了他性格逐渐变得内向,越来越不爱说话。 对于没有孩子的叔叔来说,能养育王先凯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他对王先凯就像亲儿子一样,非常疼爱。虽然叔叔的家里也很贫困,但是该给孩子的爱,他一点也没少。这让王先凯终于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王先凯觉得叔叔对自己很好,但毕竟家里也没什么钱,所以他读书到小学毕业就不读了。才十几岁的他开始出去外面打工赚钱,想靠自己的双手来养家、养自己。 王先凯生性淡漠、性格内向,对任何人和事都是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这让他出去打工后,身边也没有什么朋友。加上读书也很少,他找工作也非常的困难。 2008年,家里突然传来叔叔去世的消息,王先凯听闻消息后立马赶回家里,他从小就一直和叔叔相依为命,现在最疼自己的亲人离开了。他本来还有着一丝对亲人的牵挂的心,现在也变得空荡荡的。 叔叔是王先凯最亲的人,现在却也离他而去,王先凯对生活失去了所有的期望,他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也不愿意出去打工了,。

就在这时,村子旁刚好有古庙需要义工。王先凯虽然对生活已经失去了希望,但想着还是要生存下去,于是他便找了这份做古庙义工的工作。 有句话说:"上帝虽然关上了你的门,但也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就是这个无意间的选择,开启了王先凯新的人生。 一个契机,选择遁入佛门 王先凯做义工的时候,非常从容自得,没有了往日的迷茫和困惑。而且在闻到烧香的味道时,他也感到非常的放松。 在一次修缮古庙屋顶的时候,他眺望远处的高山和树林时,悄悄的心埋下了一个愿望:想要出家当和尚。2010年,一次意外让他坚定了出家的念头。 那是一个像往常一样为古庙做义工的早晨,他去山上砍柴时不小滑下了陡峭的山坡,突如其来的意外让王先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就这样重重的摔到了坡底。滚下长长的坡道时,王先凯心想自己肯定完了,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他重新醒来,所幸他只有手臂被划出了一道深深的口子,身体其他部位却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从鬼门关走了一趟的他,觉得自己大难不死,是因为有菩萨保佑。保住了一条命的他,决定潜心向佛,当起了一名居士。

王先凯家的附近有一个叫《药公庙》的古庙,据说是清朝时期修缮的,为的是供奉药公还有华佗。这座古庙经过了百年的风吹雨淋,又加上无人打理,已经变得残破不堪,去药公庙上香的人越来越少。后来村民们商量之后,一致决定要捐款重新修缮这座药公庙。 那个时候,已经潜心修佛4年时光的王先凯,因为一直诚心诚意诵经念佛,受到了附近村民的尊敬。再加上他住的地方离药公庙也非常近,就被人引荐成为了药公庙的新住持,主要负责古庙的供佛供香等事宜。

佛门是清净之地,但也要有生存之道。王先凯不仅要打理好这座药公庙,还要每天烧香供佛,另外生活问题也要靠自己解决。可他虽然负责这座庙宇的管理,却没有一分钱的工资,任谁来看,这都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不过好在王先凯可以自由支配功德箱里的香钱。 无欲无求的王先凯就这么答应了,他还把古庙打理得井井有条,平平淡淡的日子倒也是过的井然有序。可见他加入佛门后,真心喜欢上了这样的日子。 一盏青灯伴余生 管理古庙后,王先凯的日子相比之前也忙了起来。他每天早上会先烧香供佛,打扫院子,然后就开始一天的诵经念佛、熟悉佛门的制度。 别看王先凯是小学文凭,看起佛经来却没有任何问题。对他来说,文凭只在世俗中有用,在佛门也都只是一张纸而已。 不过跟那些从高级院校出来当和尚的相比,王先凯的弘扬佛法的机会也就小了很多。所以,他也只能负责管理庙宇这样简单的工作。

其实,孤身一人守着这座在深山中的古庙,也还是很清苦的。而且古庙四处环山,所以常常有一些野猪等叫不出名的野兽光顾。 可是王先凯并不害怕,在他看来,这些深山的动物也只是为了生存而求食,而他也只是为守护好古庙就可以了,只要彼此不存在敌意,自然也就能和平相处。 为了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王先凯在庙门前开垦了一个地专门种蔬菜,平常有空的时候,也会去山里采些野果和蘑菇。如果需要增加一些日用品什么的,他就会骑着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摩托车下山采购。 而古庙的收入,则是看人们供奉的多少。平常供奉香火钱的人并不多,只有节日庙会时,香火钱才会多一些。有时一个月下来,香火钱最高能有1200元,最少的时候一个月只有40元钱。 对此,王先凯说:"钱的多少只是一个数字,多有多用,少有少用,只要合理安排得当,都能过好日子。"

王先凯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古庙里独自守了6年。古庙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是从他对古庙的打理以及生活的安排,可以看出他非常享受这样的日子。对他来说,这样的生活比在迷茫的世俗中苟活要幸福多了。 也许,对于从小失去父母关爱,只习惯一个人待着的王先凯来说,古庙才是适合他生活的地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