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作为以农民武装力量为依托的政治形态,不免因受到农民阶级小农思想意识的局限和蚀化而遭至最终失败。在清朝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曾国藩组建的湘系军事集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太平天国灭亡后,湘军中竟然有一支8000余人的精锐部队投奔了太平军的残余势力,尽管这件事听起来匪夷所思,还是让我们重翻历史,一探其中的曲折吧。 湘军虽勇,无奈因“编外军”的身份始终自筹军费 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就是在行军打仗的伊始,事先筹措、预备充足的军队粮饷极为重要。湘军本是专门为镇压太平天国而集结的地方武装力量。

而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却与清政府直接统领的绿营军和八旗军有着不小的差别——湘军是曾国藩组织起来的“编外军”,不归清廷号令,只听命于曾国藩。养活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却得不到清政府一毫一厘的财政扶持,出于无奈,始终只能自行筹措军费。 “自收自支”的湘军,一开始还巧立名目,采用“劝捐”、“收取厘金”、“卖官职”、“抽盐税”、“抽茶叶税”等方式公开筹集军费。可到了剿灭太平天国战争的后期,“抢掠”竟然成了湘军上不了台面的主要筹集军费方式:每当战胜太平军,攻城拔寨之后的湘军就恣意抢掠,当这些抢来的大宗钱物用尽时,便抢夺百姓粮钱,甚至连烧火的柴禾、日用器皿都一并抢光。 日渐颓废的湘军 1864年,湘军攻下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攻占了王府的湘军将太平天国“国库”中的金银财宝几乎尽数据为己有,可以说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清政府无力出钱供养湘军,却又想继续依赖湘军清剿太平天国余孽以保住自己岌岌可危的统治地位,只好抛出“加官进爵”的方式来拉拢人心。攻占天京之前,清朝总督、巡抚一类的要职有30多个,而湘军将领就占据了其中的19个职位。 此外,慈禧太后为了招抚后续立下战功的湘军将领,还设置了许多虚职,比如:记名提督、记名道台等等,允诺将他们彰史册、未来一定会对他们进行厚厚封赏。 就这样,很多湘军将领已然身居高位、财富满贯,戎马多时的他们起了“思归”之心。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当初,湘军队伍的组建十分匆忙,是战时临时组织起来的一种“雇佣兵”军团,多由各地农民、乡勇组成。

遵从儒教的曾国藩也只能以“儒家道义”来进行军队思想建设,至始至终,湘军整体都缺乏“尽忠效勇”的精神凝聚力,以至于后来军心涣散、士气浮躁不堪。1865年,当曾国藩受清廷之命征剿皖北的捻军时,手下的18个营竟然无人愿意出征,最后只有1个营的战士极不情愿地随曾国藩出发了。由此看来,太平天国灭亡之后,“编外军”湘军逐渐颓废不堪,绝大多数将士都无心恋战。 湘军劲旅“霆军”扩编,竟无意间收编一众清廷死敌 和很多军队一样,湘军中也有自己的“王牌劲旅”——霆军,而霆军之所以强悍,是因为它的主将是以骁勇善战著称的鲍超,当时组建霆军,鲍超亲自一个一个挑选士兵,又以严明的军纪来带队,操兵演练不容半点马虎。因而在鲍超的带领下,的战斗力非常强悍,是湘军中一支远近闻名的强悍之师。

随着围剿太平天国战争的推进,霆军亟待扩充,根据需要,湘军部队从四川、湖南等地招入近15000名将士编入霆军,却不曾想在匆忙之间竟然收编了非常多的“哥老会”成员。“哥老会”这个民间组织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若提起与其有相同志向的“红花会”大家就能明白了,二者都是当时以“推翻清朝统治”为目的的民间秘密组织,可以说是清廷的死敌。 除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编了很多“哥老会”成员,这次霆军大规模扩招,还使得霆军内部混入了不少地痞流氓,这相当于无形中给霆军队伍埋下了内部叛变的隐患。 长期欠饷,裸战卖命的霆军失控造反,投奔太平军 自1864年12月起,霆军再一次临危受命,挥师征讨太平军余孽和西北揭竿而起的起义军。霆军兵分两路,一路人马南下配合左宗棠清剿太平军,另一路则需远征西北,镇压那里的起义军。霆军主将鲍超伤病复发,回乡养病,就命当时霆军的一名叫宋国永的战将率8000霆军出战西北。

远征西北之路非常艰辛,一路黄沙漫漫、风餐露宿,因为沿途几乎没有村落和城市,缺乏军需补给,这支队伍时常食不果腹,与此同时,这支霆军队伍已经“欠饷”一年有余。 军中一名副将叫黄矮子,他曾是哥老会的一名核心成员,本就视清朝政府为死敌的他眼见军中人心涣散、前途未卜的惨状,决定抓住时机串通霆军中其他哥老会成员、率众叛变。在他的号令下,除了宋国永不愿叛变之外,8000余名被寒了心的将士都誓愿不再听命于清廷,在江西省金溪县西北一个叫金口的地方发生了哗变。 在黄矮子的带领下,这8000余人组成的精锐之师转而南下,投奔了率领太平军残余部队的昔日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1865年2月,汪海洋率军在广东东部一个叫嘉应的小城里暂时落脚,不料竟遭到清军突袭。

在4、5天的激战之后,太平天国最后一支部队在此地不幸全军覆没,那8000余名叛变的霆军将士终究没有如愿卸甲归田,多数人落得个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 我们不难看出,清廷几次三番地利用湘军精锐部队南征北战,只给予空头官衔进行安抚,却从不真正关爱将士们的身心状况、也不考虑为他们提供军需物资,可谓人心尽失,难怪这8000将士怨声四起、集体叛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