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一大早,工商银行长春人民广场支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用户要求立马提现30万元。

这是一位82岁高龄的老大爷,姓王,是支行的一位老用户。王大爷每个月16日或17日都要来人民广场支行取走自己的退休金,可是这次的取款有些不同寻常。

“大爷,您要支取这么多现金做什么啊?”“大爷,大娘怎么没跟您一起来呢?”“为了安全,大爷您最好转账吧,这样如果花出去也有转账凭证啊。”从大爷坐在窗口准备取钱开始,支行客户经理朱美玲就一直不停地劝。

“我昨天都来预约了,这是家务事儿,不用你管。”在朱美玲的印象里,十几年来这是第一次王大爷跟她冷脸。

“大爷,我不是不让您取款,这么大一笔钱,您总得说说用途啊,再说您自己拿钱走也不安全啊。”朱美玲仍然不停地追问。

此后,大爷在柜台取款的过程中连续输错了两次密码。

“大爷,您先喝口水,别着急,您再好好想想。”朱美玲回忆,近一年来,大爷来取款时曾经也有两次输错密码的经历,正可以借此机会和大爷一起说说话,并暗示同事立即向上级汇报情况。

因为大爷是只身前来,没有家人陪伴,为了确保这笔钱被取走后的安全,朱美玲随后给王大爷的老伴儿拨打了电话。半个小时后,王大爷的儿子来到营业厅接老人回家,他表示家里没有用大笔现金的需要,回家后也会问清老父亲想用这笔钱的用途,并对朱美玲和其同事细心负责、恪尽职守的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不怕王大爷生我的气,我就怕他辛辛苦苦攒的这笔钱受损失。”朱美玲如是说。

群众至上无小事,这只是她认真履职的一个缩影,作为一线柜员,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天天跟钱打交道,可不就得多看、多问、多听、多做嘛,不上心可不行。”朱美玲朴实地回答。

把“金融为民”的初心写在信仰的旗帜上

朱美玲扎根基层,一干就是27年,这个被评价为多看、多问、多听、多做的“四多”柜员,乍一听与常人无异,细体会,却与众不同。她的上级领导工行长春人民广场支行行长李曦熙说,“朱美玲爱岗敬业,总是为别人着想更多;恪尽职守,总是会吃苦更多;无私奉献,默默担当,总是胸襟更宽广;情系群众,没有保留,总是对自己要求更高。”

在工作中,她不仅是一名修复残币的“外科医生”;是一名省级、市级点钞赛事的冠军和诸多业务奖项的佼佼者;还是吉林省劳动模范,是工商银行44万员工选出的大行工匠,是最美客服经理,杭州亚运会的火炬手;更是同行敬佩的好榜样、组织信任的好员工、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这些是荣誉,也是责任,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些原本就是我应该做的。”朱美玲说,在所有的奖杯、奖牌和获得的荣誉中,最令她骄傲的就是左胸口佩戴的这枚党徽,这对她的意义是特殊的,也是至高无上的。“从入党的那一刻起,我时刻用一名党员的标准去规范自己、提醒自己,我是党员,从我做起。”

6月20日,是朱美玲入党8周年的纪念日,她收到了来自工行党委组织部的一张“党员政治生日贺卡”,贺卡上满含对她的期待,朱美玲无比珍惜地把这张贺卡与她获得的奖牌摆在了一起,她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要把‘金融为民’的初心写在自己信仰的旗帜上。”

一心为民 用匠心书写“指尖上的金融故事”

在业务方面,朱美玲苦练内功,精益求精,以超人的毅力、执着的追求成为全行的技术能手。2011年度省行比赛中取得单指单张点钞第一名;2014年度省行比赛中取得单指单张点钞第一名,全能第二名;2015年11月在“长春市银行业职工技能大赛”中获得了单指单张点钞第一名……

“动人以行不以言,情系群众暖心间”这是她日常工作点滴的真实写照。朱美玲以身作则并用党员的责任担当温暖周围、带动大家,群众的微笑和满意就是她衡量工作的标准。

“孩子,请你帮帮我,这是我几十年的积蓄,是我养老的钱。”这句话来自一名86岁抗美援朝老兵的嘱托。2021年6月24日,86岁抗美援朝老战士汪先生慕名来到长春人民广场支行营业室“党员服务先锋岗”窗口,找朱美玲兑换20万元人民币残币。

汪先生指着残币说,“我找到这个服务窗口希望你能帮帮我,能兑换多少就兑换多少吧。”原来,这些钱是被暖气水浸泡发霉,经晾干后再拿过来的。

朱美玲仔细观察像水泥一样坚固并沾到一起的钱款,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托付。作为柜员,由于工作时间业务繁忙没有时间处理,朱美玲就利用中午吃饭的休息时间和晚上下班时间仔细清点。因为“水泥”牢牢粘在钱上很难剥离,处理不当必然造成损失,她就用小镊子、大头针、小刀子、小剪子、紫外灯、放大镜给这些纸币“做手术”,小心翼翼地分辨每一张纸币,尽可能地剥离开来,拼凑粘贴成相对完整的残币。经过5天披星戴月辛勤努力,全部清点完毕,20万元人民币一分也没有损失。

2021年6月30日上午,老战士来到该行营业室取款,心情无比激动,手一直在颤抖,哽咽许久后……

这是一件让朱美玲印象深刻的事,因为对她来说,这不仅是完成一名老党员的托付,也是她在用自己的业务能力向这名老党员致敬!

就这样,朱美玲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传承党员精神,把柜员窗口变成了和群众沟通的连心室、爱心窗口、群众之家,和群众建立起了畅通无阻的连心桥。她手机的记事本上,满满地记录着需要提示群众的事项,用诚信打开了群众满意的理财之门,用热情打开了群众优质的服务之门,用爱心打开了群众信赖的情感之门。

铸志砺锋 薪火传承践初心

2018年6月,朱美玲秉承着对工商银行事业的忠诚和热爱,面对可怕的病魔, 仍然选择执着坚守自己的岗位,展现出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初心无悔“传帮带”,砥砺前行薪火传。从支行的师带徒,分行的结对子,省行的培训课到总行的观摩团,每一次学习提升,朱美玲都倾尽所能向徒弟们传授自己的技能。

“身为一名党员,我这一身的本领是好多工行的师傅手把手传给我的,我也要把这些再传承下去。我带的这些年轻人学历高、接受能力强,我能够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经验优势,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让年轻人更好更快速地成长起来,在工行一线展现青春风采。”朱美玲说。

在“头雁”领飞,爱心的“催化”下,育出了桃李芬芳。如今,朱美玲的26个徒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也各个出类拔萃。2018年,她的徒弟赵一桐在全省银行业大堂经理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并被授予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赵一桐入选长春分行十佳青年、先进工作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朱美玲奋斗的人生格言。这个在同事眼中,忙起来不分昼夜的“拼命三郎”;在领导心里,不可或缺又能解燃眉之急的“好帮手”;在群众面前细致周到、真诚相待的“贴心人”仍在一线柜员岗位默默坚守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理想,她知道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她所做的努力离她心中的目标还远远不够,她还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路上刷新自己“大行工匠”的标准。

穿着工装佩戴党徽的她,眼里始终有一团明亮的火,她的骨子里有一股别人没有的韧劲。她做的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却生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追求。朱美玲是工商银行的一面旗帜,她的事迹在基层发光发热,将激励更多的青年员工守正创新,勇毅前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