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时期,有一天,以清廉著称的御史中丞刘温叟,正发愁无米下锅。突然,赵光义的仆人来了,说:“晋王得知你生活拮据,特命小人送来五百钱。”刘温叟瞬间脑袋大了,这钱收还是不收?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逼柴宗训禅位,成功登上皇位后,建立北宋王朝。赵匡胤登基后,大封拥立他的功臣,其中既是功臣,又是亲弟弟的赵光义被封为晋王,地位显赫,无人可比。刘温叟虽不是从龙功臣,却是多朝老臣,还是唐朝功臣刘政会之后。刘温叟自幼多才,七岁能写文章,而且为官清廉,做人厚道,颇有智谋。刘温叟靠着自己的智谋,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朝而不倒。

赵匡胤也深知刘温叟是个干才,而且是个清官,所以他做了皇帝后,先提拔刘温叟为刑部侍郎,不久又提拔为御史中丞,皇恩浩荡。刘温叟之所以能历经五朝不倒,而且官越做越大,是有一套独特的伴君智慧的,比如这次赵光义送钱。赵匡胤做皇帝后,赵光义被封晋王,势力很大,而且赵光义素有贤名,要不是赵匡胤的驾驭术略高一筹,北宋开国皇帝估计就是赵光义了。刘温叟素有贤名,而且为官清廉,是多朝皇帝的宠臣,赵匡胤做了皇帝,自然也很是拉拢他,屡屡恩赏。但这时,晋王赵光义也打起了刘温叟的主意,有意拉拢他,不知赵光义这心里是打的什么算盘?在北宋初期,按当时的规矩,御史府的官员工资不高,但他们可以给其他人开罚单,以充实自己的腰包。刘温叟此人清廉,而且讨厌这种做法,所以他宁可自己过得清贫,也不愿罚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有一天,清贫的刘温叟正为生活拮据而踌躇。这时,晋王府赵光义的贴身侍从登门拜访,说:“晋王得知你生活拮据,特命小人送来五百钱。”

刘温叟一听,脑袋都大了。乍一听,晋王给送钱,多体贴下属啊,是好事。其实不然,伴君如伴虎,在官场上,收礼、办事是讲智慧的,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试想,这时的皇帝是赵匡胤,按理说刘温叟即便穷得没饭吃,也应该是赵匡胤给贴补。而晋王作为一个王爷,给大臣刘温叟送贴补,这是什么意思。这事往小了说,刘温叟私收王爷的钱;往大了说,王爷和大臣搞关系,有拉帮结派,图谋不轨之嫌。而且这事要是传到赵匡胤耳朵里,赵匡胤会怎么想,肯定会猜忌刘温叟背着自己和晋王图谋不轨。但晋王是赵匡胤的亲弟弟,如果不收,又驳了赵光义的面子,自己一个御史中丞也得罪不起呀。刘温叟不愧是多朝的不倒翁,聪明得很,他的操作堪称为人处事的典范。刘温叟先是笑呵呵地接下这五百钱,让晋王府的仆人转达自己对晋王的谢意;同时,刘温叟当着仆人的面,立刻把这五百钱存放在厅西舍的房中,并命令府吏贴上封条,认真看管。第二年端午节,晋王又派人去给刘温叟表示慰问。而派的仆人,还是上次送钱的那个人。这名仆从带着角黍、执扇,粽子等一大堆的财物,再次送给刘温叟,并转述了晋王对刘温叟的关怀之心。刘温叟还是老规矩,先是笑呵呵地答谢,让仆人回去转述自己对晋王的谢意。同时,又当着这名仆人的面,把一大堆的财物,放到厅西舍封存起来。

仆人很吃惊,回晋王府后马上将此事告诉了赵光义。赵光义对刘温叟更加敬佩,感慨说:“我的钱他尚且不用,何况是他人的钱?以前他之所以接受我的馈赠,是不想当面拒绝,驳了我的面子罢了;现在过了一年,他还不启封,可见他的清廉之名不虚啊。”赵光义感慨完,就让仆人再去刘温叟家中,把之前馈赠给他的财物,一并要了回来。其实,这正是赵光义的聪明之处。因为就在此事后,过了不久,皇帝赵匡胤叫弟弟赵光到后苑一起吃饭。吃饭间,赵匡胤就故意问赵光义:“你说这满朝的文臣大臣,都有谁是清廉之士?”赵光义脑子一转,暗想自己给刘温叟送礼的事,肯定被哥哥查知了。如果这时再隐瞒,肯定会让哥哥猜忌自己有异心,与其如此,不如坦诚相告。所以,赵光义就把自己给刘温叟送礼的事情说了一通,同时屡屡赞扬刘温叟的清廉。赵匡胤听后,连连点头,在叹赏刘温叟的同时,也对赵光义放下了猜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