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宇宙数人皆存,最惹人痛恨的莫过于“白眼狼”。《菜根谭》中对其这样解释:饥饿失意的时候,就趋炎附势;饱暖发达的时候,就跋扈张扬;对待贫寒无用的人,就鄙视唾弃。 世人常常将其比作为“喂不熟的狗”,因为他们不仅不记恩情,还会在你危难之时进行反咬。华夏历史发展到现在,从来都讲究一个词——感恩,“白眼狼”显然是有背这一传统和讲究。

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就是“农夫与蛇”,但后者毕竟是低等动物,不懂这些所谓的伦理道德约束。但人如果想要更好地生存于世,那就必须拥有这一特质,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就拿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来讲,后者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诸葛亮也从未对他有过辜负。多年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为完成刘备“光复汉室”的伟业,这正是对感恩最真实的写照。 历史发展到现在,人们从来都是以心换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许多故事仍被人们流传歌颂。即便如此,整个队伍中仍不乏一些“另类者”,比如南北朝时期的侯景。

据民间野史记载,侯景又被称之为“白眼狼之最”。在自己走投无路之时投靠了梁国,后者好心接纳了他并奉上了高官厚禄。谁曾想后来侯景不仅凌辱了恩人孙女,还抢了恩人的江山。 乱世落难 公元503年,侯景出生在山西朔州。当时正值南北朝时期,侯景深受边镇剽悍好武风习的影响,从此踏上了习武之路。自己的身体方面虽然有些缺陷,但并不影响技术方面的精湛。 随着年龄的增长,侯景加入到权臣尔朱荣的队伍中。因为打仗过于勇猛,他被后者任命为先锋,直接决定着整支队伍的士气。侯景明白自己肩负的职责,先后多次向尔朱荣请教兵法。

乱世年代亡命或许只是一瞬间,尔朱荣后来被东魏的高欢部队消灭掉。从这个时候开始,侯景归顺到了高欢的队伍中。因为在战场上的种种表现,他得到了高欢的器重并被委以重任。 高欢的眼光没有任何问题,侯景也为他带来了多场胜仗。因为能力过强,自然遭到了不少人的嫉妒。许多人在高欢面前诬陷侯景,表示他功高盖主,随时可能的发动叛变。 侯景为自己打了这么多胜仗,天下还没有夺得,现在下手必然过早。如果其他将军看到这样的下场,会不会继续为自己效力?高欢的身体一天天衰老,临终之际还特意嘱咐儿子小心。

高欢儿子直接将这种提防之心搬到了明面上,令侯景很是不满。一气之下,他决定投靠到当时高欢的死对头宇文泰那里。后者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侯景只能在乱世中流浪。 受人眷顾 是金子总会发光,当时梁国的梁武帝正在寻找“千里马”。得知侯景流浪的消息后,梁国的军师建议向侯景抛出“橄榄枝”。本以为这是美好的开端,谁曾想是噩梦的开始。 当时梁国正在张罗北伐,这正是侯景证明个人能力的机会。梁武帝将其任命为指挥官,统领着梁国超过一半的兵权。几场胜利的答卷交出后,梁武帝对侯景可谓深信至极。

高欢的儿子见状,随即带领军队向梁国发起了征讨。梁国当时刚刚打完仗,根本都没有缓神的机会。双方的兵力相差悬殊,侯景派人向梁武帝发起救援,后者派出了将军萧渊明。 如果不出意外,这场战争应该会以胜利告终。因为天气方面的原因,萧渊明在接应的过程中被东魏军队所俘。萧渊明在梁国的地位无人可替,梁武帝随即开始了交涉。 当时高澄提出要一位将军作为人质交换,梁武帝鉴于是救侯景而被俘,那就应该再派后者过去。侯景和高澄之间的过节根本无法化解,但梁武帝始终坚持着这一想法。

侯景越想越气,随后开始了个人的谋反大棋。表面上答应着梁武帝,安置好亲人就前往,其实是在拉拢朝廷上的大臣。短短半年时间,侯景就在地方宣布起兵造反。 恶人之举 梁武帝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疏忽,但为时已晚。当时个人深信的六位大臣,全部被侯景先下手为强杀害。包括宫中大臣萧正德都被侯景买通,双方早都在一起密谋着造反之事。 眼看大势已去,梁武帝选择了认命。自己的心里还在打赌:侯景就算有天大的能耐,都不敢杀自己。在他看来,自己除了是天下之主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侯景恩人。

侯景表面上仁至义尽,背地里却在做着无良之举。表面上每天为梁武帝送饭,其实饭量每天都越来越少。终于有一天,梁武帝的命运走向了尽头,他被侯景“供”起来活活饿死。 住好的、穿好的、但就是不解决吃饭的问题,侯景也知道这是自己的恩人。对外呈现的全部都只是“表象”,个人做的事情只有他自己清楚,与其说是供奉,倒不如说是“囚禁”。 没过多久,梁国的大权就被侯景掌握。最初还打算立梁武帝的后人为君,自己做所谓的“实际掌权人”。为了最大限度地拒绝夺权事件的发生,侯景后来也是直接宣布了登基。

除此之外,梁武帝还有一个孙女叫溧阳公主,从侯景第一次来到梁国的时候就相中了她,不过当时遭到了梁武帝的反对。如今后者离世,天下又是自己的,侯景也直接将其纳为妃子。 写在最后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侯景最终也是自食恶果。在篡位后他遭到了许多部下的反对,后来被陈霸先、王僧辩击败。至于侯景的尸体,据说是被百姓们分食殆尽,这是何等的凄惨? 在溯古君看来,人活一世就要踏踏实实。不要心生恶念,也不要试着去挑战善恶的底线,人在做天在看,因果循环终究不会逃过天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请谨记。 我是溯古君,感谢您的阅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