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是“闪电战”的鼻祖,自十八岁起带兵打仗,仅仅在六年的时间里就屡获战功,并且在人生中最后的漠北之战中,更是杀敌70331人。 可是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一事:在霍去病出征的时候,汉武帝特地为他准备了数十车的好肉好米,可是一直到后来打了胜仗,哪些食物都被放臭了霍去病都没有动一下。打仗的士兵在塞外都吃不好饭,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样子。可是霍去病不但自己不吃,也不给士兵吃,还要他们修建足球场,用来以后踢足球。

因为这件事,纵然霍去病战功赫赫,可是还是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怀疑他是不是一个好将军。 身为舅舅的卫青与自家士兵同吃同住,霍去病非但没有做出这一点,反而还如此“荒唐”,到底为何? 霍去病是“纨绔子弟”? 霍去病从小就在宫中生活,生活上十分的优质,作为卫子夫的外甥,汉武帝也是他的姨父,是妥妥的贵族,所以不懂得士兵的疾苦倒也是正常。况且他还十分年轻,爱吃爱玩也说的过去。 可有些人却不是这么想,他们觉得霍去病这样做有特殊的原因。

闪电战的需要 霍去病的闪电战术十分的著名,打仗速度以快著称。这是因为,在塞外打仗最需要攻克的难题不是凶险的匈奴人,而是塞外的天气环境还有粮食短缺。如果长期在塞外,汉军们会承受很大的后勤负担,这种后勤负担会大大拖累行军速度。面对本就了解当地地形的匈奴人,汉军想要取胜就必须比他们还要迅速,如果想要迅速,就需要取食于敌。 关于这种战略《孙子兵法》就有提到:“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霍去病也同样应用这个战略,平日里的吃食都是从匈奴人那里得来的,从而可以减少后勤的负担,这位英雄少年并不研读兵法,所以这种方法其实是他无师自通的,霍去病的才华可见一斑。

霍去病没有挑食,他和其他士兵一样,都吃的是匈奴人的粮食。汉武帝赏赐的粮食没有机会食用,放在哪里逐渐腐烂。关于霍去病命人建立足球场这件事,并不是为了自己单独享乐,而是为了让士兵们平时得到锻炼,强化他们的意志,也可以缓解压力,是一直以来训练军队的方法。 关于质疑他身为将军一职的异议不过是一些带有有色眼镜的人,根据他私生子身份后的无中生有罢了。 自污之术 另外还有部分学者推论,关于霍去病不吃汉武帝赏赐的食物,也不愿意分给士兵吃,是因为这是一种高明的自污之术。不难看出,历代君皇对于兵权都是相当看重的,他们也害怕将领们太得军心,毕竟军权在手万事无忧。霍去病看似年轻气盛有些狂傲,这件事却恰恰体会了他不为人知的谨慎一面。

这些食物是汉武帝以私人名义赐给霍去病的,如果霍去病将这些食物给了底下士兵们,传到了汉武帝的耳朵里,汉武帝自然就会不开心,这样有深得军心的举动必定会遭受帝皇的忌惮。 三国时期也有相同的事件,当时大军师司马懿战胜辽东公孙渊之后,突遇大雪,士兵御寒的设备单薄,请求司马懿分发短袄,可是被司马懿以“短袄是官家公物,不可以私自发给士兵。”的理由驳回了,要是司马懿私发短袄,必定会被有心之人拿去用来弹劾他。 表面上这件事是司马懿不通人情,实际上是他小心谨慎的体现 。霍去病的做法也同理,这种做法虽说不合情理但是却表达了对于天子的忠诚,汉武帝也因此对他十分的重用。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他们彼此是十分忠诚的君臣关系,对他的宠信甚至十分的直接,这在历代君臣中都是十分罕见。霍去病年纪轻轻就可以担任将军的头衔,在边疆打仗,虽说他屡获奇功是真的,但是也是需要汉武帝给他这个头衔。 有人说性格傲气的霍去病与汉武帝的性格十分相像,两人宛如知己一般,对于霍去病汉武帝很多时候都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在霍去病病逝之后,汉武帝还将他的陵墓修建的和祁连山相同,用来赞赏他的丰功伟绩。

由此可见,霍去病不光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还是一位明白帝王相处之道的聪明人。他很清楚的拿捏了这其中的深浅,即使手握兵权却也受到了皇帝的赏识。 但天妒英才,这位年轻的将军只活到了二十三岁便因病去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