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未经授权,禁止搬运,违者必究”】

古代中国以瓷器和丝绸闻名世界,其中有一项珍贵的制瓷技术,因为一些原因被传到了日本,后来在日本人手中不断发展,而作为发明者的中国人却无法继续传承。

而这种技术却被一位河南手工艺人重新发掘出来,让这份文化瑰宝得以继续流传。

特殊的制瓷技术

一般提起瓷器我们首先想到的就会是景德镇,但就在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之一的唐朝,河南焦作却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瓷器。

这种瓷原被称为“绞泥”,后来为了商业交易,人们就根据它的花纹取了一些更好听的名字。“搅胎瓷”、“透花瓷”、“绞胎瓷”等说的都是这种瓷器。

只可惜这种瓷器在中国传承的时间很短,发明于唐朝,到靖康之变后就几乎失传了,只有一部分技术流传到了日本。

根据考古学家证实,绞胎瓷在唐朝以前并没有出现。但是它的发源却能追溯到我国陶瓷业的鼻祖,宁封子。

根据河南焦作当阳峪的相关传说,当初宁封子给黄帝制造器皿时,发现泥土潮湿以后便很难成型。

但是在一次在山洞里烤制猎物的过程中,宁封子发现了土坑地步的泥坚硬度更高,于是经过反复实践,就发明出了用两种泥土交错揉合的陶瓷器皿。

这种器皿原本只是为了盛水,可随着唐代陶瓷工艺的不断发展,河南焦作人便效仿古人,将多种陶土像宁封子那样揉在一起,最终形成这种盘根错节,花纹瑰丽的陶瓷工艺品。焦作,也就因“焦家作坊”而得了名。

现在人们印象中的“瓷都”大概就只有景德镇,详细一查可能还会查到河北唐山等地。

但是在唐末至五代时期,那时候的中国的“四大瓷都”可是包括了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华、陕西耀州以及河南焦作。从这一点就足以能看出,当时的绞胎瓷在中国有着怎样的流通程度和影响力。

前面提到当时日本也习得了一部分技术,所以在金兵入侵北宋之后,中国的绞胎瓷技艺失传,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就成了绞胎瓷的“独家冠名”。

当阳峪瓷窑遗址

到了上世纪40年代,日本人在焦作当阳峪发现了制作绞胎瓷的古窑遗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当时的绞胎瓷居然是用一种白色的瓷土和红色的瓷土揉在一起的。属实是让当时前去考察的日本学者吃了一惊。

另外在一些老旧的村子里,还在乡村小路中发现了很多古代瓷片。这些瓷片都是当年的制瓷人遗留下来的,后来村民们铺路就索性将旧瓦房和破瓷片一起给铺到路基底下。

不得不说,这一点在我们国人看来多少有些遗憾。明明是我们国家自己的制瓷技术,却因为种种原因流落海外,保留在国内的只有那些作为文物的碎瓷片。

反观日本却用中国的绞胎瓷技术创建了很多专业社团,把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技艺再传给他们的子孙后代。

正是因为这样,河南焦作的柴战柱决心复原这项失传的手艺,并把绞胎瓷真正的文化瑰宝推向全世界,让这份手艺从此不再失传。

河南大叔复原中华绝技

柴战柱是河南焦作人。上世纪80年代时,柴战柱为了学习制瓷工艺,特地到江西景德镇拜了一位老师傅为师。

在学习过程中,柴战柱大致了解了绞胎瓷的制作工艺。只不过因为年久失传,一些详细的瓷器烧制要领,就连景德镇当地的老师傅都不能尽数其详。

绞胎瓷正式形成是在唐代,但是一些花纹和烧制技法是在宋代逐渐补充完成的,因此想要复原几乎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绞胎瓷和其它瓷器不同,除了“绞泥”这个步骤以外,还有一项特别之处就是采用当阳峪特欧的一种高岭土。

于是柴战柱就返回家乡细心钻研,整日里几乎都是以泥土为伴,经常烧窑烧到大半夜。

后来因为所在的公司效益不佳,柴战柱索性就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窑火旁。反复比对手上的技法和泥料配比,直至复原出了全部的72道工序。

2000年前后,柴战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稍有盈利就把钱重新投入到了复原绞胎瓷上面。

他请了很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希望集百家之长将800多年前的瓷器给复原出来。因为当时的柴战柱只是复原出了工艺,一些花纹和编花上还需要更精巧的设计。

2002年4月,柴战柱的第一窑绞胎瓷成功烧制完成。虽然还无法真的做到百分百复原,但是以博物馆里的文物做对比,这样的复原已经是十分相近了。

这其中的微妙关系怎么形容呢?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绞胎瓷说白了就是把不同颜色的泥料搅在一起做成纹路效果,原理很简单,但是想要做好并不容易。

这两张图片分别是一名学陶艺的网友自制的绞胎瓷,以及英国一个老太太制作的绞胎瓷。

从原理上来讲都是一样的,但无论是美观程度还是其他方面,英国这个老太太的手工技法明显更加出色。

柴战柱这么多年来所做的努力就在于此。只是单纯地烧瓷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想要真正把这件事做好,做得比流传至国外的那些古典技法还要好,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

在此过程中,河南省的相关部门也注意到了柴战柱的这番壮举,于是召集了许多研究绞胎瓷的考古专家一起加入进来助力。

后来柴战柱的手法越来越熟练,制作出的瓷器也越来越精美。其中一份名为《硕果》的作品,还被录入了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中。

柴战柱作品《硕果》

现如今,柴战柱不仅以绞胎瓷发展为基础,创办了一系列的文化产业,而且他所制作的绞胎瓷还被收入了30多个国家的博物馆,将这项文化传播给了全世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