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兰州银行成功上市后,银行业IPO出现了长达29个月的“空窗期”,2023年一整年“颗粒无收”,2024年这一情况仍在延续,安徽亳州药都农商行、江苏海安农商行以及安徽马鞍山农商行3家银行先后主动撤回上市申请,A股等待上市的银行“后备军”队伍进一步缩减至7家。另一方面,受内外多重因素冲击,IPO“候场”银行的经营水平也面临不小压力。
年内3家银行撤回上市申请
又有一家银行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近日,深交所终止了对安徽马鞍山农商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审核的决定。
原因是安徽马鞍山农商行、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2024年修订)》第六十二条,深交所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长跑”七年,安徽马鞍山农商行上市之路最终折戟,早在2017年4月,该行就启动了IPO程序,计划登陆A股主板市场,2018年4月首次向中国证监会递交IPO招股书,2019年9月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
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2023年3月3日,安徽马鞍山农商行重新递交了材料,选择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但这之后,一直处于“受理”状态;今年3月末,马鞍山农商行的IPO被中止,原因为IPO申请文件中记录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
安徽马鞍山农商行已是年内第三家主动撤回上市申请的银行,不久前的6月26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决定终止对江苏海安农商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审核,原因为该行和保荐人申请撤回。今年1月,亳州药都农商行及其保荐人也同样撤回了发行上市申请。
从银行IPO节奏来看,自2022年兰州银行成功上市后,2023年银行IPO遇冷,年内无一家银行上市,2024年已有3家银行退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银行本身面临净息差收窄、不良贷款率上升、资本充足率要求提高等问题,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从而影响了上市募资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有银行正在经历战略调整,可能暂时推迟了上市计划。
谈及银行主动撤回IPO申请的原因,传播星球App联合创始人由曦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银行主动撤回IPO申请的背后有多种考量因素。首先,银行可能对市场环境、监管政策、自身业务发展等因素进行了重新评估,认为在当前环境下上市可能不是最佳选择。其次,银行可能遇到了业绩压力,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改善经营状况。此外,银行也可能在上市过程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难题,例如合规问题、财务问题等,最终不得不选择撤回申请。
多家“候场”银行业绩承压
3家银行IPO撤单后,排队等候上市的银行队伍进一步缩减。7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沪深两市一共还有7家银行“候场”,在上交所待审核上市的银行中,湖州银行审核状态为已问询,湖北银行、江苏昆山农商行审核状态为已受理;深交所中,广州银行、广东顺德农商行、东莞银行、广东南海农商行4家银行的状态均为已受理。
近日,在深交所等待上市的4家银行“集体”更新了招股书,4家银行业绩增速不一。东莞银行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95.1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02.79亿元,再到2023年的105.87亿元,显示出连续三年的稳定增长态势;净利润从2021年的33.2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8.33亿元,再进一步增长至2023年的40.66亿元,逐年增强。
广州银行的营业收入在2021年显著增长,增长率达到了11.03%,随后在2022年增长率放缓至3.56%,到了2023年出现了-6.71%的负增长,呈现波动态势,2023年该行营业收入下降至160.0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1.01亿元、33.39亿元和30.17亿元,盈利能力减弱。
2021年至2022年,广东南海农商行的营业收入从59.87亿元增长至69.86亿元,增长超16%,然而,2023年该行的营业收入轻微回落至68.61亿元,相比2022年有所下降;净利润在连续三年间出现了连续下滑,从2021年的30.43亿元下降到2022年的27.28亿元,再到2023年的23.82亿元。
广东顺德农商行2023年度营业收入则下降至83.86亿元,较2022年下降了7.8%;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35.71亿元、34.69亿元和34.65亿元,整体相对稳定。
除业绩增速不一外,4家银行的资产质量分化也较为明显。截至2023年报告期末,东莞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3%和上年末保持一致。广州银行不良贷款率2.05%,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但比2021年末高出0.48个百分点。
广东南海农商行、广东顺德农商行的资产质量则是逐年攀升,具体来看,广东南海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从2021年末的1.08%攀升至2023年末的1.49%;截至2023年末,广东顺德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48%,2021年末这一数据为0.96%。
针对业绩经营表现情况,北京商报记者向上述4家银行进行采访,广东顺德农商行回应称,受市场利率下行、贷款重定价等因素影响,资产收益率略有下降,但利息收入整体仍保持稳定增长。未来将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下阶段,该行将严格落实贷前调查和贷中审查,强化贷后管理,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创新不良贷款处置手段、严控不良贷款反弹,持续提升风控水平,确保整体资产质量的稳定可控。
上市之路难在哪儿
2024年,尽管经济复苏步伐有所提速,但不同行业间仍存在恢复不均衡的情况,与此同时,让利实体经济、房贷利率下调、存款定期化延续,也直接压缩了银行净息差水平,对银行盈利能力构成挑战。
在此背景下,对于计划上市或已经上市的银行而言将面临不小挑战。华夏易道管理咨询公司首席顾问坚鹏指出,对于中小银行而言,上市之路的难点主要存在于,中小银行通常规模较小,业务结构相对单一,难以满足上市的要求。此外,中小银行还需要在短时间内扩大规模,以满足资本充足率等监管要求。
在招股书中,多家银行也提到了面临的多重挑战,包括受经济结构转型、行业政策调整等影响,未来可能面临不良贷款上升压力;若监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或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均可能导致存贷款利率不同步变动,进而影响净利差水平,对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带来一定影响。
在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看来,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关键转型期,注册制的实施加速了优质企业上市步伐,为银行提供了广阔舞台。然而,短期内市场技术性资金失衡矛盾较为突出,导致银行虽有上市潜力,但总体上市节奏受到一定调控。从金融市场结构上看,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间接融资仍将是我国主要融资渠道,银行作为重要参与者,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功能将进一步增强,但在资本市场技术性调整的背景下,上市进程可能遭遇不确定性。
未来,银行该如何应对业绩波动的挑战?由曦建议,一方面,银行应持续优化自身的业务结构,提升业务效率,以保持稳定的业绩表现;另一方面,银行应积极寻求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分散风险,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客户黏性,以保持稳定的客户基础。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