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各地百姓因忍受不了元廷残暴的统治而纷纷揭竿而起,经过二十余年的军阀混战,朱元璋夺得了天下。朱元璋能夺得天下,顺应民心这一根本原因暂且不说,麾下大将云集也是主要因素。

但我们可以发现,朱元璋麾下的大将中大多都是朱元璋的老乡,是淮西人士,并且如最出名的元帅汤和、徐达等都与朱元璋一样,出生平寒。我们不禁疑惑,微末出生的他们是从哪里学到的兵法呢,又为何能够连打胜仗以至于推翻元廷呢? 自我的约束力是关键 汤和、徐达出身微末,小时候的确无书可读,更别说读兵法了。但是,当他们起义之后,凭着勇敢好斗成为了千总,这也算是个不小的官职了,可想要在进一步的话,不懂兵法是不可能的。成为千总之后,获得兵法自然是件容易之事,但能获得兵法不代表就会看,看了也不代表就会懂。

朱元璋评价徐达“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可见大将徐达的自我约束力极强,这个优点是很多人都不具备的,试想一下,连自制都做不到的话,还如何能够制他人?而徐达做到了,他能在行军打仗之际都要手捧兵法,无仗可打之时也从不懈怠,这种自制力就是他能够成为名帅的资本。

战争的洗礼是最好的老师 熟读兵法是一方面,活用兵法又是另一方面。古人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徐达等将领一边学习一边打仗,很好地践行了学以致用的思想,而不是做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元朝末年频繁的战争就是他们练习兵法的课堂。正如毛爷爷所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然后击败敌人”。所以便有了太平之战、集庆之战,攻伐芜湖的屡战屡胜,最终帮助朱元璋取得了天下

并且要注意,徐达他们不是一开始就接触大的战争,而是先从小规模战争开始,逐步适应。从小规模战争打起,经验积累到他们足够与张士诚鏖战数载,这时他们的兵法已经能运用的游刃有余,故而在面对元军的王保保时也丝毫不慌。他们的领军本领也在随着他们的官职而一步步提高,并没有出现才不配位的情况,这也是朱元璋知人善任的结果,提拔有能力的将领,不使他们埋没人群。

天才不需要解释 不怕天才,就怕天才还比你努力。世上总有那样的天才让你绝望,仿佛他们生下来就会打仗。比如西汉时期的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十八岁时第一次领军打仗便横绝大漠,直捅匈奴大后方,二十岁左右的年龄便已封狼居胥,立下不世功勋!徐达虽然没有霍去病那么妖孽,但也绝对算是个天才,在不断的历练之后,他形成了自己的打仗风格,要打绝不拖泥带水,并且懂得适时地避敌锋芒,徐达就是一个不断努力的天才。

徐达,汤和等人出身贫寒,这是他们的不幸,也是他们的机遇。微末的出身虽然使他们毫无根基,但也正是因为他们什么都没有,所以才在战争中敢想、敢拼。老天也是公平的,给了他们不好的出身,却也还了他们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他们抓住了,但更多的人没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