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生活,都是华丽的袍子下,爬满了虱子。

看上去大家忙忙碌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南京林大宋凯的离世,让人唏嘘。

宋凯的履历很优秀,38岁,曾是北大研究生,毕业后留学加拿大,拿到博士后学历,通过人才引进方式,成为南京林业大学的教授。

但他的工作不是很顺利,首聘期没通过考核,被学校降级降薪,从一名副教授降为讲师,并且还需要退还一部分安家费。

谁能想到,宋凯会想不开,他选择了服药自尽,让很多同学难以接受,在同学眼中,宋教授为人谦和,待人真诚热情,对工作非常负责,在出事前还在指导研究生。

很显然,大家对宋教授的能力认可,有同学表示,学校对他的项目支持有限,也没有好的科研团队,全靠自己一个人努力。

言下之意,宋教授很努力,结果不代表能力,而是客观环境的局限。

从这些内容来看,我想不明白,这不该是他想不开的原因啊。

一个人能考上北大,并且留学成为博士后,这中间的努力,非常人能比,那么多的压力都扛过来了,为什么工作的压力熬不过去?

对于网上的传闻,高校也做了回应,称宋教授的离世,跟考核没有关系。

另一条通报透露,说宋教授没有被区别对待,他也没有被降职,退还安家费是没有达到考核要求,再加上患有抑郁症,高中就有病史。

连续几条通报,将宋教授的事情跟学校撇清,学校并没有对他降职,也没有要求他离开,他做出这样的决定,跟工作压力或许有关系,但不是主要的,身体原因也占一部分。

讲真,看了宋教授的事情,真的难以理解。

他有优秀的履历,受同学尊敬,虽然考核不合格,但有多方面的因素,并不能说明什么。

而且她的妻子同样优秀,也是学校的副教授,夫妻还育有一个儿子,儿子才2岁多,正是需要父爱的时候。

就算有压力,他也完全可以跟妻子沟通,陪孩子玩玩,让自己放松一下,而且学校的考核,又不是一次定型,熬过去就是轻舟过万重山,就算降职也能重新评回职称,何必为了一次挫折就耿耿于怀呢?

说有抑郁症,既然高中就有症状,那么他后面能学业稳定,就说明有抗压能力,并且身体情况稳定,为什么现在有工作有家庭,反而熬不过去了呢?

有知情者透露,说压倒他的那根稻草是房子。

南京房子降价厉害,他为了有一个家,掏空父母积蓄买了一套房,结果首付跌没了,再加上工作遇到挫折,可能就一时没想开。

如果事情属实,那么就能理解,多重压力的打击,确实能击垮一个人。

很多人钻牛角尖,并不是问题有多大,而是多件事情叠加到一起,心里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一时又没有解决的办法,就把自己给闷在里面了。

麻生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你越是不顺,麻烦事就越多,心里就很容易自我怀疑,是不是真的很失败。

其实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就已经错了,谁的人生能一帆风顺?

再幸运的人也会遭受打击,只是每个人面对问题的态度不同,房子跌了又怎样,反正是自己住,价格高低都不卖,不就没那么烦了?

工作有起有落,就跟潮水一样很正常,身处低谷的时候,也是走上坡路的起点,耐心等几天,可能心境就完全不同。

很多时候,我们站在旁观者角度能看得清楚,当自己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迷茫和无助,这种时候,就需要跟家人多沟通,有时候家人的支持与理解,能让你释放很多压力。

所以,遇到事情千万不要一个人扛,好好沟通,没什么过不去的坎。

共勉!

素材来源:新京报《南京林业大学一副教授因被降级而自杀,人事处:已去世,未被降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