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写了张居正改革,张居正之所以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一个必备的条件是他一步步地牢牢掌握住了很高的权力,称其为大权独揽、权倾朝野,丝毫不过分。 在嘉靖时期,在政治如此黑暗的情况下,张居正仍然可以保证自身安全,并且成为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样的中级官员,还受到了内阁首辅徐阶以及未来继位为帝的裕王的赏识。 隆庆皇帝登基后,只不过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张居正就从一个五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一直升为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进入内阁。而在随后隆庆内阁的持续政治斗争中,能保持地位不坠且不断上升的,只有他一人。 在万历时期,张居正更是成为了大明的内阁首辅,独揽大权十年之久。
张居正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他是怎么能够一步步成为内阁首辅,并且还做了十年之久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充分看到张居正的政治智慧与权谋心计。 这其中的具体原因可以用三句俗语来概括:第一、打铁还需自身硬;第二、小不忍则乱大谋;第三,背靠大树好乘凉。 咱们先说第一个: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人做事要想成功,影响因素是很多的,努力、机会、运气、他人的帮助等等,但是自己要有真才实学、要有能力,绝对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而且这也是自己最能把握和改变的因素。 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啥要把修身放在第一位?那就是要告诉所有人,要想影响他人、要想改变世界,就必须要先改变自己。 张居正出身于一般的军户家庭,他的祖父是辽王府的护卫卒,他的父亲奋斗了一辈子也只是个秀才,家庭无法给他过多的帮助,只能靠他自己的努力。
张居正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天赋极高。2岁识字,5岁入私塾读书,并且能很好地记住所学内容,10岁粗通六经大义、撰写文章,12岁中秀才,被称为神童,这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同在荆州的辽王府的毛太妃就拿张居正举例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辽王世子朱宪(jié)。 后来张居正16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被选入翰林院做庶吉士。明朝官场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因此,翰林院庶吉士被称为“储相”。 张居正凭借自身的努力给自己争取到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就像你考上清华北大,但是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不继续努力了,这样你之后所能取得的成就也就很有限了。要不然为啥有人说,有的人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也就是考上了清华北大呢。 当时有的人入翰林院想的是早日做官,在这里就是混日子、混个资历。有的人以此为立足点,到处巴结权贵,为日后的仕途铺路。还有些人就是文人骚客,成天吟诗作对。 张居正和这些人都不一样,他在翰林院努力了解政治时事、户籍人口、山川形势、人民强弱等等,并进行认真地研究、深入思考。当时有一些盐吏、关使、屯马使回朝后,张居正就带着酒,去和人家喝酒套近乎,目的就是从这些官员口中得知大明各地的实际情况,然后回去记录下来,仔细研究。
后来张居正请假回家待了几年,在家乡更是亲自了解地方的实际情况、与民众接触,知道了人民疾苦。 这些不仅为张居正后续改革实行正确的措施打下了基础,而且对自己的仕途也很有帮助,不仅因能力出众深受上面的赏识,而且还能保证自己不至于因为能力不行、施政错误,被人找到借口进行打击。 第二、小不忍则乱大谋。面对当时明朝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社会动荡等等糟糕的现状,希望对此加以改变的并不是只有张居正一人,有些人的能力也并不比他差,但是为啥偏偏是张居正能一路向上,最终扛起了改革的大旗? 大家可以把当时的明朝想象成一家公司,你在这家公司任职,你发现这家公司存在着种种问题,业务混乱、前景不明、协作困难、领导昏庸、同事混日子等等,甚至有违法乱纪的事情发生,这时候你会怎么办?是离职不干了?是同流合污?还是得过且过?还是不计自身利害,坚决向高层揭露问题所在?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前三种,少部分人会选择第四种,事实上,明朝的官员基本上也都是这么选的。 选择第四种的,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海瑞了,他写的《直言天下第一疏》,把嘉靖皇帝骂了个狗血喷头。但是在海瑞之前,采取这种做法的人也有一些,比如锦衣卫经历沈鍊、刑部郎中徐学诗、御史王宗茂、兵部郎中杨继盛、南京监察御史赵锦,这几个人和张居正是同时代的人,在官爵地位上都差不多,他们上疏弹劾严嵩、指出朝政缺失、犯言直谏,最后或被贬官、或者革职、或者杀害,结局很惨。
这些人面对政治的黑暗,不顾自身利害,抱着必死的决心,勇于抨击黑暗,真的是非常令人敬佩。 张居正和他们一样,也看到了问题所在,也希望改变现状,但是他也认识到在当时的情况下,采用这种硬碰硬的形式,无异于以卵击石,不过是多添一缕亡魂而已,无法发挥更大的价值。于是他选择了不同于前四种的选择——忍辱负重、明哲保身、做好准备、静待时机。 也正是因为如此,同样都是给皇帝提意见,张居正就十分重视方式方法和分寸感。比如给嘉靖上的《论时政疏》,提出了朝廷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改革办法。他在具体用语中就比较侧重于说理,没有采取情绪化的尖锐语言,而且有意回避嘉靖炼丹修仙、严嵩开始专权这种敏感性事件,避免和最高掌权者发生正面冲突。
嘉靖皇帝信奉道教,经常会命令大臣撰写“青词”,而且会拿是否擅长和愿意撰写青词,作为检验大臣是否有能力、是否忠诚的标准。严嵩就是靠善于撰写青词上位的,人称“青词宰相。” 张居正也撰写过一定数量的“青词”,那你说张居正能是真心的吗?肯定不是,当时没办法,在那种环境下,你必须要做,你想沉默都不可能。不仅仅张居正这样,严嵩的死敌徐阶、后来在隆庆时期成为内阁首辅的高拱也都撰写过青词,而且他们还都写过吹捧严嵩的文字。 当时严嵩身为内阁首辅,深受嘉靖皇帝信任。严嵩很赏识张居正,希望将他收为己用。张居正是怎么做的呢?他对严嵩敷衍周旋,与其关系不远不近、不亲不疏,既不攀附,也不同流合污。他并不流露出自己对严嵩的反感,还为了给严嵩祝寿,写诗吹捧他。
张居正做这些绝不是为了通过攀附严嵩而升官,否则张居正也就不会当了十年的七品翰林院编修了。张居正这都是为了能够保住自身、忍辱负重,以便等待时机,在之后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背靠大树好乘凉。你去看成功人物的传记,你就会发现,虽然每个人也许都会夸大自己的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是也都会同意自己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 张居正也是如此,他背靠的第一颗大树是徐阶。当初张居正在翰林院做庶吉士时,徐阶恰好以吏部左侍郎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负责教授庶吉士,因此徐阶算是张居正的授业老师。徐阶非常欣赏张居正的才华见识,对他寄予厚望。
张居正从家乡回到北京后,徐阶推荐其从一个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升任为从六品的右春坊右中允,领国子监司业事,后来又成为了未来的隆庆皇帝——裕王朱载坖的侍读。张居正由此结识了很多将来有可能进入官场的人,扩大了人脉,并且获得了裕王的赏识。 后来徐阶扳倒严嵩成为了内阁首辅,在隆庆时期,更是举荐张居正进入了内阁。 张居正背靠的第二棵大树是高拱。高拱与张居正在裕王府的时候就认识了,彼此欣赏对方的抱负、才识,二人惺惺相惜。隆庆皇帝登基后,二人一同进入内阁。高拱因为在裕王府任职长达九年,始终维护当时还是裕王的隆庆皇帝的利益,二人同甘共苦,所以深受隆庆皇帝的信任,并最终成为了内阁首辅,甚至可以说是隆庆皇帝最信任的大臣。 张居正一直与高拱交好,支持高拱,所以张居正在隆庆内阁多次的权力斗争中都能保持屹立不倒,这与高拱对其投桃报李是分不开的。
张居正背靠的第三棵大树就是李太后与冯保。李太后是万历皇帝的生母,有政治见识、性格严明,对万历皇帝教导很严。在万历皇帝没亲政前,这就是大明最高权力的执掌者。冯保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李太后和万历最信任的宦官,张居正与这两个人形成了政治铁三角。
张居正与他们联合驱逐了高拱,让自己坐上了内阁首辅的宝座。张居正与高拱后来关系恶化了,原因也很简单:一山不容二虎,名望相近则相妒。两个人都有抱负与才识,谁都不服谁,高拱因为是内阁首辅,所以把张居正看做是自己的副手,但是张居正可不甘心一直做个千年老二,屈居于他人之下。 但是他也知道隆庆皇帝最信任的就是高拱,只要隆庆在位一天,自己是不可能成为首辅的,因此隆庆死了后,他知道机会来了。 新帝年少,李太后担心高拱擅权乱政,威胁皇帝的地位。冯保是因为两次因高拱的缘故,自己未能升职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因此对高拱怀恨在心。因此这政治铁三角一拍即合,在隆庆死后没多久,就联合驱逐了高拱,张居正由此成为了内阁首辅。 不仅如此,张居正此后还一直保持着和李太后、冯保的良好关系,借助他们的支持,自己得以集中权力,几乎是以相权代行皇权,推行改革,在内阁首辅的位子上做了十年之久。
张居正能在这个位子上做这么久,还有一个因素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张居正在内阁期间,选择的所有内阁成员都是能力不如他的、听他话的,以确保自己不会被他人所取代。 在张居正看来,大明王朝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危机,要想拯救它就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要动大手术,这就需要自己集中权力。 他与李太后、冯保结成了政治铁三角,处理好了内阁与宫廷的关系,让其作为自己改革的后盾。同样,自己后院也不能着火呀,内阁作为推行改革的领导机构,必须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因此选择的内阁成员就不能是自己的反对者、不能是潜在的威胁者,他应该唯自己马首是瞻。 更重要的是,嘉靖、隆庆期间内阁阁员之间权力斗争不断,经常有其他阁员把首辅拉下马的情况发生,比如严嵩扳倒了夏言、徐阶扳倒了严嵩、高拱想扳倒徐阶,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后来徐阶被迫退休,与高拱也有关系,张居正自己又亲手扳倒了高拱。
这一切都历历在目,张居正他害怕,他不仅是害怕内阁再次兴起权力斗争拖累改革大业,他也害怕自己来之不易的内阁首辅之位被他人夺走,这是一切深居高位、手握大权的人的通病,权力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这种心态要是控制不好的话,就会发展为过分警惕、过度戒备,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而不择手段。张居正做内阁首辅十年,其中一些人事任免措施,其实和改革没什么关系,他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道德、理想、人性在权力面前简直是不堪一击。
人,总是会因为自己走得太久,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好的,关于张居正官场升职记,我们就聊这么多。所谓登高易跌重,张居正的最终下场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他当年有多辉煌,最后下场就有多悲惨,这似乎是一切改革者的宿命。下篇文章,我们就聊一下,张居正为啥最后会落得那样一个悲惨的下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