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三兄弟出身都比较低微,在重视门第出身的三国时期,他们想要闯出一片天地,只能靠自己的不懈努力。


       虽然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论起辈来还是汉献帝刘协的族叔,但是他这个皇叔的身份其实并没有多高的含金量。
       中山靖王刘胜据说有120多个儿子,传到刘备这一代,他的后裔恐怕最少也有数千人之多。因此,刘备这个中山靖王之后只能说是聊胜于无,对他的未来前程并没有太多帮助。
       如果说他的这个中山靖王真有用的话,也不至于沦落到织席贩履为生了。况且,就连当朝皇帝都沦为了傀儡,刘备的这个皇叔身份恐怕也不会有人在意。
       既然刘备的这个皇叔身份并没什么用,为何他无论投靠到谁帐下,别人都对他礼让三分呢?
       有句话说得好,面子其实都是自己挣来的。


       虽然刘备出身不行,但是谁让他有两个万人敌的兄弟呢?尤其是二弟关羽,一出手就震慑了天下群雄,在各路诸侯面前狠狠地露了一把脸。
       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把持朝政,他试图诛杀祸乱朝纲的宦官,结果却反而被宦官所杀。何进被杀后,乱兵涌入皇宫将宦官诛杀殆尽,之后又四处烧杀抢掠,整个都城陷入一片混乱。
       董卓趁此机会入京平叛,取代何进把持朝政。他先是废掉了汉少帝刘辩,然后又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刘协名义上是皇帝,实际上则是董卓的傀儡,在董卓的挟持下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曹操虽然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最后只得自己逃了出来。


       曹操逃到刘协原来的陈留后,以刘协的名义发布诏书到各地,号召天下英雄联合反抗董卓。其实,曹操的这个诏书不过是矫诏罢了,但是他发现这矫诏其实挺好用,所以在后来他可没少干矫诏这种事。
       不过,当时各地的那些雄踞一方的诸侯可不管曹操的诏书是真还是假,他们主要缺的就是一个进京的理由,一个趁机除掉董卓的理由。
       十八路诸侯聚集一堂,结果却被董卓手下一个叫华雄的武将打的落花流水,什么骁将俞涉、上将潘凤都不是华雄的对手,三两下就被对方斩于马下。
       此情此景,身为盟主的袁绍忍不住感叹,自己的上将军颜良和文丑没来,不然哪轮到华雄在这里嚣张。


       这个时候,就轮到关羽出场了。
       其实,他们三兄弟很早就来了,可是由于人微言轻,根本就没人搭理他们。直到关羽扬言要斩了华雄时,各路诸侯才注意到他们兄弟三个。
       然而,即便是这个时候,诸侯们还是瞧不起刘备三兄弟的。直到关羽提了华雄首级回来,曹操斟下的酒还是热的时,众人才知晓自己小瞧了这三兄弟。
       等到后面吕布出场,横扫天下英雄时,刘备三兄弟却挡住了吕布。从此,三英战吕布名满天下,既挣足了面子也挣足了里子。
       可是,倘若当初袁绍等人执意不让关羽出斩,那会怎样呢?这三人还会有出头的机会吗?要知道,当关羽斩杀华雄时,还有4大高手在场围观,他们为什么不出手呢?


       华雄不过是董卓的部将,而十八路诸侯聚集了天下英雄,怎么可能被一个小小的华雄所难住?至少在曹操麾下,最少就有三人能轻易斩杀华雄。
       首先是曹操的堂弟曹洪,其次是曹操的连襟夏侯渊,最后是曹操的堂兄夏侯惇。或许在演义中,夏侯渊、夏侯惇以及曹洪的战斗力并不属于第一梯队,但是斩杀身为龙套的华雄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除此之外,江东猛虎孙坚的战斗力也是不容小觑,斩杀华雄也是轻而易举。
       那么,为什么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华雄耀武扬威,却没有出手斩杀华雄呢?如果他们先出手,那不就没有刘备三兄弟什么事了吗?


       其实,这4大高手没有出手斩杀华雄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说孙坚。他的身份乃是一方诸侯,自然不可能亲自上阵去跟董卓手下的部将对垒。况且,他也不愿意自己在前面拼杀,让其他诸侯在后面看笑话。
       其次说曹操。曹操当时的势力还很弱小,虽然曹洪、夏侯渊、夏侯惇都是不可多得的猛将,但是曹操却不想将自己的势力摆在明面上。
       以曹操的心机,自然懂得财不露白的道理,在自己没发展壮大之前,肯定不可能将自己的底牌全拿出来。


       正是因为这种种巧合,再加上诸侯之间并非铁板一块,才让刘关张三兄弟有了出头的机会。
       从关羽温酒斩华雄就能看出,有时候机会比能力还要重要,如果空有能力却得不到施展的机会,那也是很难成就大事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