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月13日,电动自行车行业迎来了一项重大变革。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共同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对外发布,并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的发布标志着电动自行车行业将迎来一次全面升级,旧版标准(GB 17761—2018)届时将被新标准替代。

  新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重要修订,主要信息如下:

  · 强化了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

  · 明确了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 5.5%;

  · 增加了电动机低速运行转矩等要求;

  · 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

  · 提升了制动性能要求;

  · 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 55kg 提升到 63kg;

  · 新增了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要求;

  · 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 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 明确了电动自行车鼓励安装后视镜;

  · 要求生产企业明确电动自行车的建议使用年限,并在铭牌、产品合格证上进行标注。

  新标准的实施将带来多重积极影响。首先,通过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减少交通事故风险,新标准将有效提升车辆的整体安全性能。其次,通过完善防篡改要求和提升制动性能,新标准将有效防范非法改装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后,新标准还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日常使用需求,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确保新标准的顺利实施,相关部门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在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企业既可以按照旧标准生产,也可以按照新标准生产。从2025年9月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的要求。

  电动自行车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具中国特色的原始性创新产品之一,具备绿色环保、贴近民生、拥有高度自主产权等优势,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具备极大的发展空间。根据Market Research、MotorCycles Data等数据统计,亚太地区是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的核心区域,而中国由于起步较早,占据了电动自行车生产以及出口的领先地位。

  在中国,电动自行车的需求人群主要可以分为个体用户和特定从业人员。个体用户主要包括上班族、学生等对短途出行有需求且不方便使用机动车的人群,或是中低收入家庭人员。而特定从业人员则主要包括外卖员、快递员等即时配送从业人员。其具体需求特征如下:

  根据Chnbrand发布的2023年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电动自行车品牌排行榜中,爱玛、雅迪、绿源、小刀、小牛。小鸟等品牌名列前茅。其中,爱玛排名第一,最受消费者欢迎。

  广东省电动车商会执行会长蓝世有认为电动自行车的挑战不仅源于行业内部,还包括消费者教育方面的问题。如果消费者无法辨识优劣产品,缺乏安全使用和交通意识,就容易导致电动自行车事故的发生。因此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从全链条整治转为全链条共治,并最终实现广东省电动自行车的全面共治,已成为推动电动自行车发展的关键所在。

  随着新标准的实施和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动自行车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这将促使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行业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