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年,朝廷以“八股制艺,始于宋王安石,诏废不用”,明确规定在此后的乡试、会试中废除八股文,改以策论取士。这是大清入关以后,首次对科举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尝试性改革。

朝廷废除八股文,与当时的社会舆论压力不无关系,明末清初的大家顾炎武、黄宗羲以及很多读书人对八股取士提出了批评,希望朝廷改革科举文体。

然而,停止八股取士改为策论之后,就遭到了更多人的反对,尤其是那些通过八股文入仕的广大官僚们,一致认为科举考试除了八股文以外,根本找不到更适合的文体,策论对于少经世事的读书人来说,根本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更关键的是,评判策论的好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同样一份考卷,因考官观点和政见不同,给出的评分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一点就和现在的作文一样,根本无法给出标准答案。

所以仅仅停科一年后,朝廷又不得不改回原样,再次将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文体。那么,酸腐无用的八股文,对于选拔人才到底有多重要或者说非八股文不可呢?

其一是可操作性强

科举考试的目的是选拔人才,而选拔又是“凭文而取”,追求的是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明清时期应考的人数不断增加,阅卷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多位考官难以达成共识,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阅卷。

要想做到相对公平,那么就需要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八股文显然解决了这一历史难题,它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客观上的“无奈”,就是说在明知八股文无用的情况下,还必须要用它的根本原因。

八股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供了一个统一规范的阅卷标准,它的产生是为了适应考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某种需求,进而发展成为一个特殊的文体。

其二是立意明确、逻辑性强

中国传统文体中,八股文可以说是最直接论道的一种,它以“载道”为最基本的追求,这个道即是“理”,就是儒家为维持封建统治而宣扬的纲常伦理。

从命题特点上来看,八股文的写作题材以《四书》为主,《五经》次之,阐释的内容为儒家经典,所以八股文的立意十分明确,通过考试的手段来检验考生对四书五经的理解程度。

八股文反映的是经义的内容,解释的是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只有充分理解经书的意思、背景、字句之间的关联,才有可能引申发挥。八股文的表达方式源自《四书》,其中许多对偶句仅是意思相对,而不是追求语言形式的整齐。

因此,八股文全篇的破题、承题、起讲、入题之间,各比之间都要有一种紧密的联系,要求很强的逻辑顺序和关系。

其三是文体讲究、行文规范

八股文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骈文和散文的结合体,八比是骈体,其他的是散体。句式的不整齐能让文意疏阔、文气放纵,从而文势奔放;句式的整齐能让文意紧密、文气收敛,从而文势紧凑。

两者结合,文气就一张一弛、一开一合,做到放纵有度,使事、情、理三项趋于完美的表达。就主体部分的股对来讲,八股文也是运用散行的排偶句式来助长文章的气势,达到文章义理的阐发,整篇文章的文体有骈有散、有虚有实、有朴有华,讲究浑然一体。

行文方面,八股文吸取了“经义”的原则,语言渊源于《四书》的古朴风格,文体近似于传统文体中的论体,文章就自然有次序和条理。

破题、起讲的分条议论的分股,让整篇文章形成了有理有法、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规范。其中对偶、声调是古代文章的艺术手法,对偶强调文字流畅、不堆砌华丽辞藻,声调强调语气有一气呵成之感。

清代文艺批评家刘载熙对八股文的行文规范有一番深刻的理解,认为:“以文言之,言有物为理,言有序为法。”意思是说义理醇正精要、文法周密严谨、文辞质朴贴切、气势充沛流畅。

其四是有利于阅卷

将八股文作为考试问题是出于无奈,正因为应考人数的不断增加,录取标准成为问题,所以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如果考试中不设一科写作的规范标准,在众多考官阅卷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不确定的因素,就不可能达到一致性的意见。

八股文的程式化规定,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提供了一个相对规范的阅卷标准。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文体,八股文带有必然性的选择,在阅卷标准化的流程执行中,一方面符合了选拔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残害了考生个性化的发挥。

清代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凡是以八股文章入仕者,都鼓吹八股文的重要性;而那些名落孙山、屡试不第的学子们,则对八股文嗤之以鼻。其实说到底,之所以落榜,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八股文的写作水平不到家。

我们不否认八股文的弊端,但是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除了八股文以外,根本找不到更适合的文体。因为对于最高统治者而言,找寻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考试办法才是最迫切的,至于其他方面只能靠边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