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06/2df4b10ej00sr92f100mod200p0017eg00id00vv.jpg)
从机械舞者到DeepSeek的开年暴击。
刚刚结束的假期好科幻!春晚上一曲《秧bot》让年轻人解决了千古逼问——老了谁来照顾我?这个节目像是一声电子集结号,此后多地新春庙会上纷纷出现的身影,拜年卖乖、吹拉弹唱无所不能,让我们看到这些高科技铁家伙在各种领域的跃跃欲试。不过相较于机器人,春节期间真正引爆全国、甚至世界的非DeepSeek莫属。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06/535921e2j00sr92f401m9d200ps00y8g00id00od.jpg)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06/36883ed8j00sr92f50010d200r000c9g00id008b.jpg)
据有关机构统计,DeepSeek的应用程序于1月底首次登上App Store的榜首,并持续领先。它在18天内就实现了1600万次的下载,几乎是其主要竞争对手同期下载量的两倍。
创始人生涯揭秘、海外遭遇围剿、黑客攻防战……围绕着DeepSeek的新闻一波接一浪,汹涌地拍打着我们的世界。
其实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都是牵动社会的热点,COSMO新媒体也曾多次聊起。尤记得当初几个国产AI上线时,还被不少网友笑称“人工智障”。都说莫欺少年穷,却未想到有些“少年”如此短的时间就已堪与巨头Open AI比肩竞争。DeepSeek 以不到大厂7%的算力成本达到了同样的效果,这一成就打破了美方一直宣扬的“算力领先=AI领先”的逻辑,并且也使“美国例外论”破产。这无疑是值得每个国人庆贺的,只是当我们暂时从民族自豪的情绪中跳脱出来,面对节后复工的职场,更会想到如果这是一次人工智能跃进的节点,那么战场并不只在国际间话语权的争夺上,同样悄然蔓延在每个人眼前。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06/14ace85bj00sr92f701uad200ps00y8g00id00od.jpg)
“AI技术是否会导致整个社会分工的洗牌?会有多少职业因此消失或者产生?”你可以试试对如今的AI产品提出这个问题,看见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甚至不失文采、不乏幽默的回答后,你会明白这已远不是什么前瞻性的焦虑。
画图、翻译、制表、撰文、搜索和整理资料信息……早已有人在现实工作中大肆使唤AI这位“不是人”的同事。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而勤劳的AI会蚕食就业。上述那些功能远不是AI的野心,这些人工智能模型已经被应用于编程、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06/e3001d0dj00sr92f901iad200ps00y8g00id00od.jpg)
以时尚行业为例,或许不久的将来,当工作室开始用AI结合 3D打印,传统制鞋业、珠宝业将经历一场“范式革命”。前脚我们在嘲笑AI设计像“毕加索和梵高生下怪胎”,后脚新兴电商却会凭借日更3000款设计横扫次级市场,尽管这些图案本质上不过是秀场款提花与民族刺绣的概率学缝合。算法会制造一场静默的审美坍缩,像一柄解剖刀,肢解我们熟悉的行业法则。
这场技术海啸可能不像机械臂取代流水线工人般直观血腥,但绝不似元宇宙概念般悬浮于空中。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06/5f7cdf11j00sr92fa0011d200r000c9g00id008b.jpg)
有一种坚持了很久的看法:AI不可能取代创意性的工作,比如艺术。
且不论我们应当坚持人类的骄傲还是修正人类的自负。最糟糕的难道不是:放眼看看我们的生活,绝大多数的岗位里哪有什么创意含量,以及更多的工作无关艺术(包括一些声称在“搞艺术”的)。单纯比执行力和效率,甚至想象力,我们与计算机毫无竞争力可言。尤其想到那些能扭秧歌、转手绢的灵活机器人,随时随地为几何发展的AI提供着降临物质世界的载体基础,或许我们该从蛇年的第一天踏进办公室就开始警惕——越来越多同事将不再是人,他们帮助你更好工作,或者取代你的工作。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06/9baf2dd8j00sr92fc01hmd200ps00y8g00id00od.jpg)
互联网上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抱怨,现在批改作文很没意思,因为小孩们各个都有手机,他们的作文作业几乎都是AI生成的,一点真情实感都没有。
这个事件表面上仿佛在呼吁广大家长应该加强对小朋友滥用手机的监管,让他们“忠实原创”。但问题是,“广大家长”哪有这个精力,他们也忙着用AI生成那些客户反复要求修改的PPT!以及,如果AI和孩子写的作文,区别在于“真情实感”,那么改进AI难道不是一个更简单的方案?甚至,既然我们面对了“小朋友个个有手机”的时代,作文训练是否还有意义,又不是人人都想当作家。
一定有人说,这是基本技巧的锻炼,是素质的培养,但他们想必从不徒手开平方,甚至三位数加减法。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06/ceda3718j00sr92fe00qid200ps00y8g00id00od.jpg)
让我们延伸这个“小学生作文”的命题。此时此刻的读者,有没有怀疑过,这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彻头彻尾也是人工智能撰写的?毕竟COSMO的新媒体编辑,也人均有手机。
它不是,而这并非我们出于职业道德不想(但是插图是的)。我们尝试过提供大纲让AI创作,它已经写得逻辑顺畅、妙语连珠,并举了大量奢侈品牌将AI运用到生产和创意的例子——但搜索一下,每一个例子都是编造的。
悲观地说,编辑还有留住饭碗的理由,但不多。毕竟AI解决这些举例真实性的弊端,只是迟早问题。而读者是否在乎阅读内容出自真人之手,就好比粉丝是否在乎自己的偶像是“妈生脸”——要么并不介意,要么绝不承认。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06/19c779e3j00sr92ff0013d200r000c9g00id008b.jpg)
讨论类似情况,我们才发现自己陷入了怪区——积极创造和训练AI,却又想希望自己比它优秀。有这样一句流传颇广的话:真正的危机不是机器像人类一样思考,而是人类像机器一样思考。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06/23aaf86ej00sr92fi01pld200ps00y8g00id00od.jpg)
在AI话题刚刚兴起的时候,国内有一档综艺探讨它对就业的影响。一位嘉宾说:人工智能取代不了我们的工作,它好比汽车取代不了我们的腿,你出门会开车,但谁见过上厕所也开车的?
这个思路恐怕不正确,人类在“变懒”的道路上其实没什么底线,但凡有一双灵敏的“拖鞋车”,相信愿意在家里驱车去厕所的大有人在。但这个比喻是成立的,车轮代替不了我们腿,不是因为它的应用空间有局限,而是因为当我们的腿不必“被迫”负担运输的功能后,我们依然很愿意用它“主动”做其它事,比如踢球,比如跳舞。
在AI图像处理发达的今天,“无图无真相”的标准早就过去,网络上充斥着“火鸡停在客机翅膀上”“金刚鹦鹉养到和人一样高”等活灵活现的视频假新闻。但我们并不认为AI鉴定师将由此成为新兴职业,因为这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技术斗法毫无意义。或许当我们谈论“对抗AI”时,真正要对抗的是那个甘愿沦为算法附庸的自己。为什么在能够创造出高端机器人的当下,我们还沉迷于“人咬狗”这样肤浅的猎奇。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06/cc75d51dj00sr92fl020yd200ps00y8g00id00od.jpg)
复工了,讨论这些“不是人”的同事是敌是友,纠结于怎么和AI比长短、抢饭碗,就是放弃了人类自己的格局。如同轮子和腿,我们在历史长河中从未因任何便利工具的诞生而荒废自己的器官。站在技术的潮头,真正打开这一年的方式或许不是我们还能做什么,而是拥有如此条件的我们可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想要做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