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香港演员很少拍内地拍戏,即便一起合拍两方的待遇截然不同。差距有多的大呢?

当年李连杰在拍摄《南北少林》时,班底都是来自香港的,导演刘家良以及其他香港演员片酬都不低,一个打杂的都被李连杰待遇高。李连杰每天也只有三两块补助。为此,他还找导演抗议,同工不同酬。 加上80年代,内地与香港交流不多,内地影视也刚刚起步,而香港在80年代已经开启了电影的黄金10年。

到了90年初,汤镇宗拍摄《封神榜》,成为第一个香港演员到内地拍戏的人;第二年,他又拍摄了《外来妹》。

在《外来妹》剧中,内地演员片酬只有200元一集。按照香港市场价,根本请不起香港演员。剧中没按稿费给他,而是以茶水费的名义给了汤镇宗2万块。 两万块对于香港演员真不多,香港演员一线明星动则上千万,少则几百万,再少也有几十万了。汤镇宗在香港并不算火,几十万的价格应该也是值得。

有人说这是在歧视内地演员,其实不完全是。内地当时的节奏慢,消费低,与香港形成反差。如果按内地价格给香港演员,那他们只有吃土的份了;如果按香港演员给内地演员,剧组资金也就不用拍戏了。 这是经济不同造成的结果,不能怪罪某一个人或者剧组。如今内地发展迅猛,片酬已经赶超香港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