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追溯幽远历史,我国约在商周之交时期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自此延续二千七百余年未变。一直到清朝开始实行秘密立储,这项制度才得以打破。
       可见,在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几乎所有君王都铁板钉钉地执行这套制度,认定嫡长子作为皇位唯一合法的继承人。只要是嫡子,且排行老大,只要父亲驾崩以前自己也没被废黜,基本上就等于提前预订了皇位,稳操胜券。即便其他皇子再优秀出色,也很难撼动他的地位。
       面对如此固守一成不变的制度,许多后人不免会疑惑:为何皇位大事要承袭给生育时间最早的孩子?为何不选最贤能之人?要知道,皇帝可是要在九五之尊的宝座上撑起一方天地,责任重大得不可言喻。假使当权者执意传位于不够资格的儿子,岂不坠入万丈深渊?


       揭开真相核心要旨
       然而,谈及此事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尴尬的现实——衡量一个皇子是否“贤能”,并无公认的评判标准。相反,确认谁是嫡长子,却有着清晰易见的判断依据。也正因为如此,尽管嫡长子并不总是最杰出的皇子,但至少他的身份无可置疑。这一点,便成为古人奉行这套继承制度的一个重要理由。
       判定标准难题难解
       试问诸位,如今娱乐圈中有三位知名女演员陈玉莲、李若彤和刘亦菲,她们都曾经扮演过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中的女主角王语嫣。你认为这三人之中,谁最贴合原著人物的形象呢?
       放眼望去,对此问题的回答必然会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毕竟每个人内心中的理想王语嫣都各有不同。你无法要求所有人都拥有同一个美学判断。


       相比较而言,如果我们问及:她们三个人中,谁的年纪最大?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会毫无争议了——陈玉莲啊!她们的生日就摆在那里,不以任何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由此类推,在皇帝需要从众多儿子中选拔接班人的时候,如果问他们中的佼佼者是谁,恐怕他自己也会难以做出统一标准的选择。兴许不同时期,他心中“完美接班人”的印象都在变。但如果问他们之中谁是嫡长子,那么每一个皇帝都会毫不犹豫地给出同一个答案。这一点可以从历史中得到印证。


       隋文帝心念转变造成混乱
       西晋炎帝司马昭称文思敏捷,杰出儿子司马衷继承大统;隋文帝杨坚一开始立嫡长子杨勇为太子,却也想方设法地在蛰伏期寻找“更完美”的帝王人选。杨勇常被父皇嫌弃铠甲打扮得过于花哨,隋文帝为此大为光火,甚至一度想废黜他的太子之位。
       相较之下,次子杨广表现得聪慧过人、为人简朴、不好声色,简直就是隋文帝心中最符合标准的皇位传人。为此,隋文帝不顾朝臣们的反对,果断废黜了杨勇,改立杨广为新太子。
       哪知,杨广登基后很快就露出了判若两人的暴戾本性,好大喜功的作风将隋朝引向了亡国的深渊。原来,他在隋文帝面前所表现出的一切优点,都不过是为了迎合父皇口味的精心伪装。


       杨广的反面教训让人不禁想到,若非执政者一时兴起改变了选择标准,也许杨勇完全可以成为明君。可惜,隋文帝的这一举动最终让隋朝落得个二代而亡的下场。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宋徽宗赵佶在登基前,一直表现得谦卑厚道、深得宋神宗喜爱。没想到他一旦成为皇帝,便开始了挥金如土的奢靡生活,直接导致北宋灭亡。这些案例充分说明,单凭皇子们表面的才干,根本无法判断他们是否真正“贤能”。存在太多不确定性。


       稳定压倒一切
       有人会问,既然衡量标准存在这么大模糊性,为何一定要坚持立嫡长子,而不是选择看起来最杰出的皇子呢?这其中更涉及到一条铁律——确定皇位继承人,稳定至上。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非常喜欢看的电视剧,长大后回过头再看,往往会觉得情节老套、演技潦草,完全不能理解自己儿时的狂热。这说明,每个人的审美和喜好都会随着年岁增长而改变。皇帝也不例外。


       他们兴许年轻时更青睐读书识字的儿子,晚年则偏爱那些孝顺得体、会照顾自己起居的孩子。假使一个皇子在二三十年如一日地担任太子,难保皇帝不会在某一天忽然改变主意,认为应该传位给另一个更贴心的儿子。届时该何去何从?
       难道要在朝堂上再次上演一次繁复的立储大戏,废黜原本已经当了十几二十年太子的皇子吗?这势必会激起政治动荡,甚至引发宫廷斗争。相反,如果一开始就坚持立嫡长子,则无需后顾之忧。


       “申侯一怒导西周灭亡”
       在这背后,还隐藏着嫡长子强大的支持团队这一重要因素。我们不妨追溯到这个制度在西周末年诞生的背景。当时的王后多是诸侯国公主,她们背后都有手握重兵的父兄作靠山。如果天子贸然废黜嫡长子,势必会招来妻族的报复。
       历史上就曾发生过这么一个惨痛教训:周幽王为宠妃褒姒废黜王后以及王后的儿子太子,引起了王后的父亲申侯(申国国君)的极大不满。最后,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攻打幽王,直接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可见,在这个制度萌芽的时期,嫡长子背后就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即便在后世王朝中,皇后的家世和势力已不似西周那般强大,但她终究会成为母仪天下的太后。
       要是她的儿子不能得道纳居王位,那她的地位将受到极大威胁。这同样会激起宫廷斗争,政局动荡。正因为明白这层道理,皇帝才会在有嫡子的情况下选择立嫡子为太子,即便他并非长子。


       差距不大立嫡无妨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到,同父异母的皇子们的能力素质,也不大可能相差太远。中国历史上也确有极端反例,如唐太宗李世民那样的英明神武之主,和晋怀帝司马衷那样的废物。但放眼历代帝王,更多时候他们的皇子们只会有些许差异,并不会好坏南辕北辙。
       对年少时表现稍逊色的嫡长子来说,只要他们自小就确立太子地位,接受严格的储君教育,获得亲政机会,日后登基也完全可能成为明君。反过来,如果非嫡长子的皇子们幸运登基,毕竟缺乏太子教育,往往也会在执政后出现能力不足的情况。
       尽管坚持立嫡长子制度存在一定风险,但古人出于稳定考量,仍然选择承认这条规则。它能最大限度减少政治动荡,避免宫廷斗争,确保皇位顺利传承。正因为深谙这个道理,历代帝王才会固守这个制度二千余载。


       神圣制度终究会败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嫡长子地位并非势在必得。正如人定胜天之制度终会被人所破,这条看似绝对的规则,历史上也出现过被打破的情况。
       汉景帝初立嫡长子刘荣为太子。后来他寵愛的小儿子刘彻渐长,便藉故废黜刘荣,改立刘彻为嫡长子。此后每每提起此事,他都会强调自己没有违反嫡长子原则,只是废后另立皇后以确保刘彻的嫡子身份。可见,皇帝的权力是可以随心所欲改写规则的。
       到了他儿子汉武帝刘彻手中,这种随意性就更加明显。刘彻根本不在乎任何原则,直接跳过活着的三个儿子,立心爱的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中比比皆是,说明嫡长子地位并非等同于掌握皇位的保险单。


       结语
       尽管今人很难完全理解古人坚持立嫡长子的用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易否定他们的智慧。正如变幻无常的人心难以捉摸一般,评判一个皇子的优劣造就,其标准的模糊性也令人难以查全定论。
       相较而言,立嫡长子则基于更为现实的稳定与效率考量。它能尽量避免政局动荡,确保大局安定。正因为明白这层关联,历朝历代的君王才会采取这一制度以图自保。
       尽管它无法确保百分之百的效果,但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为我国延续了二千七百年的封建王朝格局。特殊的历史条件孕育了它的诞生,它的存在也成就了历史的特殊性。这一点,我们任何后人都不应轻易嘲弄或否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