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医院的约束性指标,应有较大的波动空间,同时也需要进行精准核算和动态调整。
▲医院病床。图/IC photo
新京报社论

4月11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住院天数限制问题,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医保部门从未出台“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之类的限制性规定,对少数医疗机构将医保支付标准的“均值”变“限额”、以“医保额度到了”的理由强行要求患者出院、转院或自费住院的情况,国家医保局坚决反对并欢迎群众向当地医保部门举报,将对相应医疗机构予以严肃处理。
社会对于住院天数限制的质疑,已存在多年。每到年底,常会出现“患者住院15天被赶出院”“医保患者住院超15天需自费”等新闻。2019年年底一篇题为《一位89岁老人的最后44天:严重中风后被迫辗转四家医院》的新闻曾引发社会广泛共鸣。可以说,民众在这方面的痛感是深刻的,住院天数限制不仅存在,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医保部门强调从未出台住院天数限制性规定,但现实中却出现“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的现象,问题到底出在哪?找到并斩断这个演变过程,方能尽快化解这道难题。
床位周转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次均费用等,是考核医院的重要指标。行政部门考察医院领导、评估医疗效率、了解医院发展趋势等,均需使用这些指标。而医保基金年度限额、单次住院费用等指标,则利于医保部门控制医疗费用、确保“救命钱”用在刀刃上。
当医院承受较大的指标压力时,通常会将压力分解到科室和医生。数据足够大时,患者住院天数等数据即使出现大幅波动,也容易被平均,就算有多数患者住院长达数月,平均下来也不会突破总指标。
但一尺高的浪在河里嫌小,在盆里就会掀翻整盆水。每位医生的数据量较小,微小的数据波动有时也会分解到其个人的全年指标。为了完成指标,医生就会对患者采取相应措施,进而机械地将住院平均天数变成限制性天数。
可以看出,医院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医保控费政策执行变味、指标过于细化等,可能是出现“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潜规则的重要原因。
评估管理能力和医院经济状况、提高医疗效率、控制医保基金等,必须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和约束。所以,制定约束性指标在所难免,而且仍会长期存在。但约束性指标,应有较大的波动空间,同时也需要进行精准核算和动态调整。
尤其要看到,很多约束性指标既具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比如,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次均费用,对提升床位周转率和资金使用效率均大有好处,但也容易出现“均值”变“限额”等副作用。
当然,医院层层分解指标,利于医院完成总体任务,但这种简单的方式,也把责任扔给了科室和医生。过于细分指标不符合统计学原理,容易大幅压缩指标的合理波动空间,甚至只能单纯限高。医院在指标上要善于把控全局,避免指标以“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等方式落实到细节上。
医保控费措施的主要作用是防范过度诊疗,单纯按项目付费则是导致过度诊疗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病种分值(DIP)支付方式,对过度诊疗具有治本之效,若能抓紧推进并尽快得到全面普及,住院次均费用等控费指标的重要性就会显著降低,控制住院天数的潜规则有望彻底被清除。
当前我国医疗服务能力、看病便捷程度、医保报销比例和覆盖面等,均在持续提升。在此背景下,“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这类潜规则就显得格外突出,已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主要“绊脚石”。
因此,尽快消除这个潜规则,才能进一步增进医保福利,也让医疗服务变得更加优质和便捷。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付春愔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