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至今仍在使用的清朝钢轨:历经百年,仍质地良好,结实耐用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困境,五千年的文明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下岌岌可危。面对这一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有志之士纷纷奋起反抗,寻求救国之道。其中,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发动了“洋务运动”。
作为一场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旨在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它并未触及封建统治的核心,因此最终以失败告终,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成为了失败的标志。
“洋务运动”虽然作为救国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技术引进运动却并非完全失败。至少从客观角度来看,它促进了中国工业的现代化,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渗透,并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洋务运动”所带来的一些产品至今仍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一点不容忽视。
2015年,宝成铁路的工作人员在检查嘉陵江大桥附近的一段钢轨时,惊奇地发现其中一段钢轨上刻有一些繁体字。经过仔细辨认,工作人员发现上面刻着的字是“1902汉阳铁产造”,并伴有一些看起来像是编号的英文字母。
这段钢轨竟然是1902年生产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实为一件珍贵的古董。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吸引了专家前来鉴定。经过专家鉴定,确认这段钢轨的确来自一百多年前的汉阳钢铁厂,尽管历经岁月,但质地仍然良好,没有出现生锈迹象,展现出高超的铸造技术。
专家们指出,这段钢轨作为实物资料,可能是我国唯一在用的清朝时期的钢轨,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对于探究“洋务运动”与清朝的冶金技术都具有重要作用,每一根都可以称为“无价之宝”!这些珍贵的钢轨被放置在宝成铁路上显得有些大材小用。
那么,这段珍贵的钢轨为何会出现在宝成铁路嘉陵桥段呢?
宝成铁路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工程艰巨的铁路,也是我国首条电气化铁路。1952年7月动工修建,1956年7月建成通车。
当初修建宝成铁路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甚至连“一五计划”都尚未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宝成铁路工程势在必行,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钢材用于铸造钢轨,工程队别无选择,只能动用了一段“洋务运动”时期汉阳铁厂生产的钢轨。当时的计划是等待以后钢铁产能增加后再行更换,然而没想到这一等就等了将近七十年。
而这段已经百岁高龄的钢轨竟然依然“健在”,连一点生锈的迹象都没有!这引发了人们对于生产这段钢轨的汉阳铁厂的好奇心。
“洋务运动”可概括为两个时期,分别以“自强”和“求富”为旗帜。初阶段着眼于培训新军及创建军工企业,而后阶段则着眼于民用企业的兴起,推动经济腾飞。这一历程,既是国家复兴的脚步,也是民族自强的征程。
汉阳铁厂作为“洋务运动”在“求富”阶段的成果,由当时的湖广总督、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于1890年创办。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汉阳铁厂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开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重工业的现代化。因此,被西方国家视为中国崛起的象征。2018年1月,《人民日报》报道称,汉阳铁厂被列入了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汉阳铁厂的创建过程十分艰难。当时的清政府国库贫困,无法拨出足够的资金。张之洞请求朝廷拨款修建汉阳铁厂,但只获得了246万两白银的拨款。后来又追加了42万两,但这对于一个庞大的钢铁厂来说远远不够。更糟糕的是,由于缺乏
在紧要关头,张之洞决定改变汉阳铁厂的性质,由“官办企业”转变为“官督商办”,并向日本和德国借贷巨额资金,购置最尖端的“马丁炉”以进行设备改造。这一决策使得汉阳铁厂得以“化险为夷”,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最终的总投资额却达到了500万两白银,远超出最初的预算。
据《中国近代史》记载,直至辛亥革命前,汉阳铁厂拥有3座炼铁炉、6座炼钢炉,年产生铁约8万吨,钢近4万吨,钢轨2万余吨。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首家钢铁企业,汉阳铁厂在规模和生产技术上或许不及现代大型钢铁企业。但其产品质量却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已有百岁高龄的钢轨,放到如今仍能正常使用,且毫无生锈痕迹。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许多企业生产的产品往往脆弱不堪,一触即破。这种差异恐怕不仅仅是因为生产技术的不同所致,其背后更值得我们深思。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