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4年百白破联合疫苗(DTP)纳入全球扩大免疫规划以来,全球3剂次DTP接种率维持在80%以上,百日咳发病率明显降低。但近年来,许多疫苗高覆盖率国家及地区出现了百日咳发病率再次升高的现象。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报告百日咳发病数合计达5.95万例。这一数值是去年一季度的26.5倍,也是去年一整年的1.5倍。此外,今年前两个月,百日咳报告死亡数达13例,超过了2018年-2023年的总和。

“近两年香港百日咳病例急速提升,重拾COVID-19 大流行前的升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防护中心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成员、香港儿科基金董事局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儿科荣誉临床副教授赵长成医生指出,“与外地三到五年出现周期性增幅的情况不同,香港曾在2017年出现逾百宗百日咳个案,而在COVID-19 大流行期间,百日咳病例几乎销声匿迹。这一情况在2023年有所改变,仅2024年前四个月,共记录28宗个案。”

为何百日咳发病率日趋上升?赵长成医生分析这与疫苗抗体减弱、跨境旅游及公共场所交叉感染增多等因素相关,“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百日咳最重要的手段。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避免接触患者、注重营养、运动和休息等,均能降低感染百日咳的风险。”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防护中心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成员、香港儿科基金董事局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儿科荣誉临床副教授赵长成医生,受访者供图

易感人群增加,强调免疫接种

百日咳(pertussis)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可持续2-3个月,故称为“百日咳”。其可通过飞沫及接触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更为敏感。

数据也显示,我国百日咳患者以1岁以下儿童居多,且疾病进展凶险。《百日咳诊疗与预防指南》(2024版,下称“《指南》”)指出,我国报告的百日咳病例,1岁以下患儿占 52.4%,住院病例和ICU重症病例中1岁以下患儿分别占68.17%和95.72%。

在百日咳的三段病程中,包括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其中,痉咳期也是百日咳最凶险的阶段,持续时间最长可达2个月。这一阶段的婴儿患者,因为声门狭小,可能导致呼吸暂停,或因脑缺氧抽搐,甚至死亡。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我国在2011年发布的《百日咳免疫预防专家共识》(下称“《专家共识》”),相关研究提示,中国百日咳病例中,成人已成为新的高发人群,并成为婴幼儿病例的重要传染源。中国百日咳家庭聚集性发病中,有多种传播模式,其中从青少年/成人到婴幼儿的传播模式在所有发病中占比为80%。

此外,北京市一项血清学调查显示,约2/3的孕妇和新生儿PT-IgG抗体水平低于检测下限(<5 IU/mL)。另一项全年龄段人群(0~89岁)的血清学调查显示,各个年龄组PT-IgG抗体达到40 IU/mL者均不超过10%。由此可见,中国在进入疫苗时代后,随着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免疫的衰减,已逐步积累起大量的百日咳易感人群。

“在香港,青少年和成年人感染百日咳的个案相对较多。同时,因为百日咳伴有咳嗽等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目前百日咳报告的病例数是被低估的。”赵长成医生强调,“百日咳的传播模式包括家庭内传播,小月龄患儿感染百日咳的并发症通常严重于青少年和成人。”

免疫接种作为预防百日咳的最佳办法,其核心目的是预防和减少婴幼儿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病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强调适龄儿童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尽早、全程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

而对于尚未接种疫苗的婴儿,更容易进展成为重症。《指南》显示,大部分1岁以下婴 儿病例未接种百日咳疫苗或未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且未接种过百日咳疫苗的婴幼儿发生重症百日咳以及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优化免疫接种,提升接种便利性

“发达国家/地区通过实施学龄儿童、青少年、成人、孕妇加强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免疫策略,有效控制百日咳流行的国际经验,也需要我国做更多的研究证据来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加快国内研发成人使用的百日咳成分疫苗,推进我国控制百日咳再现的进程。”《指南》显示。

按照我国现行的百白破疫苗免疫接种程序,分别在3、4、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并于6岁接种1剂白喉和破伤风联合疫苗。对比来看,据赵长成医生分享,香港儿童在2、4、6月龄接种疫苗,18月龄、6岁及12岁再接种一剂加强针。

“根据外国的研究数据,接种4针百日咳疫苗的有效保护率达到80%,这一数值在接种5针时达到95%。而疫苗在接种5年之后,抗体将会减少一半的有效率。”赵长成医生补充,“通常建议在6岁、12岁再次补充疫苗提高保护水平。”

《专家共识》也显示,因百日咳疫苗免疫后的保护力随时间延长而下降,青少年和成人患百日咳增多,且成为婴幼儿百日咳的重要传染源,目前欧美多个国家均推荐对青少年和成人开展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加强免疫。

“在香港,对于因年龄太小而不能接种疫苗的婴儿而言,要求孕妇接种百日咳疫苗预防新生儿患病。有数据显示,孕妇接种疫苗对婴幼儿有77%的保护率。” 此外,赵长成医生补充,“对于家庭里有机会接触婴幼儿的老年人,均要求他们接种百日咳加强疫苗。”

对比来看,香港和内地在百日咳疫苗接种程序及策略上略有不同。而此前曾有调研显示,长居内地的港澳居民对家庭免疫计划有着切实的需求,然而在实际执行层面,由于三地情况存在差异,客观上造成了互认互通的障碍,致市民需要往返接种同类疫苗,舟车劳顿。

事实上,国家药监局曾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创新性推出“港澳药械通”新政,有效解决了在粤的港澳居民因医疗需求频繁往来粤港澳三地的实际问题,更好地保障港澳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而据2023年9月7日广东省药品监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显示,“港澳药械通”政策实施以来,已累计获得批准临床急需进口药品26个(共83批次),临床急需进口医疗器械17个(共21个批次)。

但目前,“港澳药械通”政策的药品种类尚未包括疫苗。在赵长成医生看来,“从医学角度看,国内研发的疫苗有更多中国人及亚洲人的临床研究数据,而香港引入的进口疫苗多为创新技术的疫苗,如果‘港澳药械通’扩大加入疫苗品类,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特别是如今百日咳出现上升趋势,如果能通过‘港澳药械通’将百白破混合疫苗加强剂引入大湾区的内地城市,给6岁及12岁儿童、孕妇及长者注射, 相信对于加强预防及疾病防控会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