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中亚,中国这次干得漂亮。

这还真不是自夸,而是与会多国嘉宾共同的感觉。

因为这是一个斗争非常激烈,而且相当敏感的领域,人权!

我们也不用回避,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人权都是西方指手画脚的抓手,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比较被动,有一种挨骂难还手的尴尬。

但这两年,形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很多人发现,中国越来越敢说能说还会说了,而且说到了国外——5月29日,2024·中国-中亚人权发展论坛,就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

我有幸也参加了这次论坛。在现场,除了中国的专家学者外,还有中亚五国的官员、专家、教授、记者,以及不少“朝气蓬勃的青年朋友”。

论坛主办方、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左锋,很感慨地用八个字来形容: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要知道,不少专家学者,还都是专程从邻国赶来的!

对于人权,大家确实有话说。

这是国际人权领域一个积极的让人欣喜的变化。

在一些西方人看来,中国人总是回避不谈人权,这就是中国的软肋。过去可能确实这样,现在还真未必。我们现在就走出国门谈,到中亚谈,公开谈,而且是请中亚朋友一起来谈。

用左锋先生的话说,在这方面,我们就要有自信,人权自信。

论坛很热烈,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不乏笑声,更有掌声。

因为各自的国家,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在人权等诸多领域,都有类似的痛点和不满,尤其是放在当下复杂的国际社会大背景下。

或许受此启发,乌兹别克斯坦国家人权中心第一副主任阿利舍洛维奇,就大声宣布,他们回头也要在撒马尔罕开类似的人权论坛,欢迎与会专家都参加。

阿斯塔纳论坛,我简单总结下,至少三个问题,大家有广泛的共鸣。

1,对“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都高度评价,认为这也是他们的梦想。我看到,有中亚专家还特意提到,他的学生,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到中国去留学。

2,认为人权很重要,但各国国情不同,人权没有完全相同的道路,都强烈反对人权政治化,对西方双标格外反感。

3,都希望加强与中国合作,加强在人权方面的合作,尤其是数字领域,在发展问题上的合作,深化青年间的交流,对中国都有着特别的期待。

(二)

这次论坛,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还有对新疆的看法。

在中亚,确实不能不提中国新疆。

因为新疆与中亚国家关系最密切、交往最频繁。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贸易,三分之二就是发生在与新疆之间。

但我也知道,在西方舆论中,中国新疆,也是现在被妖魔化最厉害对象。

怎么离谱怎么说,怎么夸张怎么讲,离谱夸张到我们都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还是我们新疆吗?

中亚朋友,究竟怎么看新疆?

到过新疆的哈萨克斯坦《实业报》记者扎尔基诺娃·赛伊达就感叹:新疆很好,新疆很安全,如果新疆不稳定,就不会有今天的繁荣。

她在发言中说,“中国在新疆反恐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就在15年前,新疆还很不安全,乌鲁木齐街头就发生过恐怖袭击事件。我们后来在参观中,看到了当时恐怖的镜头,印象非常深刻……”

她接着说,她去年又去了趟新疆,新疆发展很快,10年前的乌鲁木齐,和她最近看到的乌鲁木齐,“差别太大了”。

事实上,在阿斯塔纳,很多人都去过新疆,谈到新疆,不少中亚朋友都持很积极的看法,都以去过中国新疆而自豪。

西方的那些谎言,他们都难以相信。

在这次论坛上,中国社科院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同时援疆兼任新疆社科院副院长的柳华文老师就指出,新疆的一个独特贡献,是在去极端化与打击恐怖主义过程中,找到了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的钥匙。

“今天的新疆,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保障了新疆繁荣发展和人民群众幸福安宁的社会环境,也为国际社会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作出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可贵经验。”他说。

他的观点,也得到中亚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同。

这样一个真实的新疆,西方看到吗?

(三)

最后,三点我个人的看法吧。

第一,还是要正视人权。

真的,人权不是西方的专利,应是我们全人类的共同权利。坦率地说,每个国家,包括中国和中亚国家在内,在人权上可能都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其他国家不管,但对我们来说,还是要正视,要取长补短,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这个问题上,越是回避,西方越会妖魔化,我们就会越被动。

在人权问题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取得进步,我们就会更主动,我们应该也有这个充分的自信。

第二,还是要善于斗争。

说实话,在当前这个复杂的世界,敢于斗争,很难,善于斗争,更难。

但这更是对我们水平和能力的一种考验。

人权领域很敏感,是西方抹黑我们的一个重要抓手,但恰恰是我们,取得了让世界惊艳的人权进步,尤其是脱贫的历史性成就。这让全世界都赞叹不已,这也让中亚的朋友羡慕不已、赞不绝口。

什么是德政?

我总觉得,这就是最大的德政!

我们就应该坦坦荡荡地说出来,通过各种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看到我们人权的进步,反击某些人的不实指控。

做得好是基础,传播好更是加分。宣传宣传,我总认为,既要有宣,更要有传,只有宣没有传,那就不是有效的宣传。

这其实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第三,论坛也要有创新。

这与善于斗争密切相关。

坦率地说,现在国内国外的论坛都很多,坐而论道,照本宣科,难免不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一些论坛,会还没开完,人都走得差不多了。

这次论坛,除了全场很热烈外,一个很有意思的创新,就是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特意组织中外学者专家,一起去中国项目工地去看看。

果然,百闻不如一见!

我们去了两个地方,一个是阿斯塔纳市内的轻轨项目工地,一个是阿克莫拉州的风电项目。

阿斯塔纳轻轨,我们中建六局承建,我们参观的工地,河对岸不远处,就是哈萨克斯坦的总统府。

我们看到,中哈工人正在工地上忙碌,大部分基建工程已完工。精瘦的中方负责人韩有龙介绍,明年通车之后,阿斯塔纳交通将大为改观,要知道,这可是中亚地区第一条城市轻轨,也是中亚第一条全部采用中国标准的轨道交通项目。

哈萨克斯坦,一步跨入了轻轨时代。

这就是合作,这就是共赢,中国输出技术、输出管理,助力邻国高质量发展,更好的互联互通。过程中有困难,但双方努力,办法总比困难多。

阿克莫拉州风电项目,我们国电投投资开发。这是中亚地区最大在运风电项目群,年发电量8.4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7.8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8.66万吨。

大家去的时候,大风呼啸,旷野上,40多台巨大风机,正满负荷运转。

很多人感叹,这刮的不仅是风,更是钱啊!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也需要创新,发展还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正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最好例子。

有这样一个中国的邻居,这是中亚国家的福气;有中亚这些相互理解、密切合作的邻居,何尝又不是中国的幸运?

当然,福气和幸运背后,有中国外交艺术的功劳,尤其离不开“一带一路”伟大的构想。

我看到,参观过程中,不少外国专家啧啧赞叹,为中国企业的超强实力竖起大拇指,更感叹这种互利合作取得的双赢成果。

我还看到,有几个有官方身份的专家学者,还主动递上名片,邀请中国企业负责人,有时间一定去他们国家走走看看,看看有没有深入合作的机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