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里看《红楼梦》解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蔡丹君老师在抖音讲古代文学,引发了38万粉丝追更。其中,《红楼梦》系列更是深受欢迎。


       她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抽丝剥茧的推理,剖析了《红楼梦》里的一个又一个谜团。
       比如,粉丝提问,元妃省亲为什么选在元宵深夜,还只在娘家待了不到7小时?更有人提出,元妃晚上省亲,会不会是因为她早已死去,回来的是鬼魂?


       @蔡丹君老师专门做了一期视频“元妃省亲,细思极恐的元宵之夜”,和大家一起解读元妃省亲的时间、过程以及点的几出戏等细节,通过细读文本,推测其在宫中的遭遇以及最终的结局走向。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进行“整本书阅读”,@蔡丹君老师还专门做了一期视频,讲《红楼梦》里的三次中秋节和三次元宵节,分析作者怎样巧妙地安排全书“1+3”的叙事结构。


       《红楼梦》里最被津津乐道的“宝黛之恋”,也有许多让人好奇和困惑的地方。
       有粉丝问,贾宝玉和林黛玉为什么可以看《西厢记》的戏却不能看书?这在当时真的是“淫书”吗?


       @蔡丹君老师解释道,在当时,《西厢记》等书被认为是下层文人书写的不入流之作,加上担心青年男女模仿书中“私奔”情节,自然不会允许宝黛私下阅读。
       但在贾府,看戏作为过节的标配,是在家长“监管”下进行的,作为表演形式的戏曲《西厢记》,对作为书籍形式的文字《西厢记》进行了“改编”。而且,大部分人只把看戏当作一种娱乐,不会仔细去听戏文,因此西厢的戏才会被允许观看。
       @蔡丹君老师也很强调《红楼梦》的现实意义,专门做了一期视频讲大观园里种种可爱的、觉醒的女性,并借此告诉今天的女孩们,不要轻易放弃和否定自己,要从精神空间中去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到目前为止,@蔡丹君老师的红楼梦系列已经讲到48集,播放量达到2600万。
       2020年,蔡丹君从《诗经》开始,在抖音讲起了古代文学。当时,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她,在人大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为了给学生开线上读书会,蔡丹君录制了《诗经》讲解视频,反响很好,大家都建议她发到网上。
       在抖音,她最初被大家关注,正是因为《诗经》开篇之作《关雎》。


       一直以来,大家都以为这是一首描写民间男女相思之情的爱情诗,但蔡丹君“无情”地打破了这种美好的想象,通过分析钟鼓、琴瑟等意象,结合《周礼》等典籍中关于上古礼制的记载,让大家了解到为什么古人更倾向于认为《关雎》是赞美后妃的,是君王和后妃的婚姻故事。
       她也分享过自己最喜欢的《豳风·七月》,将后辈对先人生活方式的追忆娓娓道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歌的时序感和唤起的情感认同,引发了评论区的强烈共鸣。


       @蔡丹君老师的粉丝里,有许多中小学语文老师或学生家长。账号对课本古诗词的奇妙讲解,令他们被深深吸引。
       比如,《春江花月夜》老是背串了怎么办?网络上关于《江雪》里藏着“千万孤独”的说法,为什么是错的?《桃花源记》是不是“鬼故事”?苏轼在承天寺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诸如此类的问答,让她的抖音如同一个浓缩版的古代文学讲堂,带领大家感受着文学世界里不屈的力量和绵密的深情。
       有个在海上戍边的战士给她发私信,说有时会感到孤独,看了她讲的《春江花月夜》,再去看那海潮满月,觉得世界太美了。
       还有一位74岁的退休老人,年轻时没机会读大学,现在重新捡起文学,觉得自己还很年轻。
       也有很多年轻的粉丝,从考教师资格证开始就追她的视频,最后做了语文老师,她也会鼓励他们“一起找寻文学的力量与深情”。
       更多普通读者,在她的视频里,接触到了高校文学课堂里的专业知识。


       蔡丹君坦言,做面向公众的知识普及,最大障碍是要面对很多质疑,有人会想她是不是在媚俗、是不是在哗众取宠。
       但后来,这样的担忧逐步消退了。她说,“人不知而不愠”,自己心里知道自己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就够了。一些家长和学生粉丝的正向反馈,也让她真正想明白了做普及工作的意义所在。通过短视频分享知识,是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学者能为社会做的一件小事。
       如今,像蔡丹君这样在抖音上科普文学知识的创作者,还有很多。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描述、天马行空的想象,带大家走进他的魔性诗词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擅长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带大家读懂《唐诗三百首》背后的种种心绪情思。


       理科男@1379号观察员,用动画拆解《百年孤独》《沙丘全史》等巨作,治好了100多万粉丝的“名著恐惧症”。


       蔡丹君说,这三年,自己也在抖音上学了不少东西。
       她喜欢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皑讲犯罪心理学,因为对人及其心态的研究也是文学研究可以借鉴的。
       她也会看@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因为阅读《诗经》《楚辞》时也需要“多识于草木鸟兽虫鱼之名”。
       “短视频的好处是,它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按图索骥的路径,迅速做出兴趣匹配,获得感兴趣的新知;同时也可以激发大家的好奇心,让我们共同思考。”蔡丹君说,两者组合起来,就促成了一种更广泛的跨学科交流。
       但知识的获取没有捷径,她也常在视频里强调要多读书。“短视频是一个涉渡之舟,引导大家进入更系统的阅读和学习”,而“只有读书这件事,能帮助我们从内心世界去安顿自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