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中国最后一个王朝中一共有十二位皇帝接力统治大清朝,从他们的寿命来看,也可以发现清朝国运的走向,咸丰皇帝只活到了31岁,正是清朝衰败的象征。为何这咸丰帝,刚过而立之年就离世了呢?究其原因,就如同《长恨歌》里说的:“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般作为一代君王对于自己纵欲过度,终究是自食其果,把自己给反噬了。 在道光帝去世之后,虚岁只有20岁的爱新觉罗·奕詝就继承了皇位,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这时候的咸丰皇帝还是满腔热血意气风发的弱冠青年,对治国安邦还有着极大的热忱。为了振作起清朝日渐式微的统治,他工作勤奋,几乎每日都批阅奏折下达指令,并且大胆任用有革新思想的官员以求拔除政治弊患。可是在经过一年的励精图治之后,咸丰帝眼见着大清的江山社稷已经无法挽回,难以回到当年的盛世之中,他便一蹶不振,从此走向了昏庸无为。
之后作为一个昏君,咸丰皇帝可不像雍正帝那样一心扑在治理朝政之上,所以不可能是积劳成疾而亡的,那他的英年早逝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个是先天因素的影响。当年他的父亲道光帝将皇长子奕纬弄死了之后,皇长子之位就空了出来,而皇后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儿子也年幼夭折,并无后可接替帝位。不过幸运的是,全贵妃也就是后来咸丰皇帝的母亲与祥妃二人已经怀有了龙胎,不久之后就会诞下后人。正因为如此,民间野史多有传闻全贵妃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抢先一步出生以此成为皇太子继承皇位,便用了药物催生。不过这也是一些流言蜚语,并没有实际的考证,但不管是不是早产儿,咸丰皇帝的身子先天就羸弱多病是事实。
另一个就是咸丰皇帝自己的恶习影响。野史上对咸丰皇帝的评价是醇酒妇人以自戕,说的就是咸丰皇帝用美酒和美人来麻痹与伤害自己。据《清史稿·列传一·后妃》记载,咸丰皇帝前前后后有过18位妃子,乍一看可以数得过来,好像比传说中的后宫佳丽三千人少许多,但就他的在位时间而言11年算很短了。况且这18位妃子,尚是记录在册的,咸丰皇帝并不常在紫禁城待着因为他根本不想理朝政,他常在的地方是圆明园,可谓把酒言欢、醉生梦死,不少没有记载的后宫佳丽也在圆明园伴其左右。 在《圆明园总管世家》的记载里,咸丰皇帝在太平天国运动之时,感觉江山不稳,便是抓紧时间自戕,也就是抓紧时间做最后的享乐,宫里的美人都看倦了,于是号令身边的太监们出宫去各地寻找美人,不管他们用什么样的手段,只要能获得美人,咸丰皇帝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著名的“四春娘娘”也就是这样来的。而光是美人也还不够,咸丰皇帝甚至连美男子也不放过,爱听戏曲的他一眼就相中了面容娇好、声音清脆的同光十三绝之一——朱莲芬,马上诏他为男宠,后来他们俩的断袖之情也人尽皆知。
咸丰皇帝在圆明园内日夜笙歌和风流快活,管不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更挡不了外国列强的大举入侵。鸦片在清朝流行,就算是有前朝的鸦片战争警示,咸丰皇帝也不怕违背祖先留下来的规矩,公然吸食鸦片,还荒唐地称鸦片为益寿如意膏,可见他沉迷之深。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贪心并未因为之前的几条占便宜条约而有所收敛,眼见清政府无力反击,便是愈加猖狂,再一次入侵,这次就直接攻到了北京城,进行了一系列烧杀抢夺,火烧圆明园就发生在这一年。对咸丰皇帝而言,圆明园这个大乐园没有了,他也未有觉醒之感,在慌忙逃窜到承德避暑山庄的时候,也不忘自己要继续寻欢作乐的“初心”,因为喝鹿血可以补补身子支撑下去,便特意嘱咐要记得带上鹿血,实在是荒唐可笑。笠年七月十五,咸丰皇帝久积的病在热河行宫爆发,已是病危,两天后就病逝了,而他死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清朝也逐渐走向灭亡。
结语
从咸丰皇帝初期采取的治国理政的措施来看,他其实有一定的能力,可惜在碰到农民起义和列强入侵之时,他发现大清王朝已是一块朽木,难以再雕琢成器,便放弃抵抗,放纵自我,终究用十年时间将自己玩乐致死。因此,在面对绝境的时候,我们不应该选择堕落,能坚持抗争到底,自己才会收获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资料:《长恨歌》;《清史稿·列传一·后妃》;《圆明园总管世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