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样的结局,谁能想到?西周被灭,国破家亡,竟还能重生为东周,不仅国祚延续,还基本保全了疆土,这叫一个“满血复活”。
可曾想过,当时的诸侯为何没有取而代之?明明力拔山兮气盖世,却让一个已死之国复活统治,这是何等大义?
一件王朝被推翻,本应是更强者登基之时。今日之世,正是英雄辈出之世,各路好汉都想要一展雄风。一场逐鹿中原,本应好不热闹。可诸侯们却不约而同打了退堂鼓,不仅放过良机,还傻乎乎再立西周余孽,这其中必有内情。我们且看这出离奇大戏,到底藏着怎样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
宠妃祸国,天子失德
当时正值西周第三十王——幽王执政的末年,此君昏庸无道,贪图安逸,政事顾问子产摄理。他深爱宠妃褒姒,终日与之缠绵取乐,甚至废黜元后的申后以及自己的嫡长子宜臼太子。枉顾百姓疾苦,国家步向衰亡。
公元前774年,幽王改立褒姒所生的伯服为太子。宜臼心有不甘,在母亲申后率领车骑二千,率子弟宗族百人逃奔外家申国。
申侯闻之大怒,誓欲兴兵讨伐周室。众臣劝谏未果,申侯联络北方遥远而强大的犬戎,许以封王爵位,召集三万骑兵南下伐周。
此时周室四面楚歌,根基已甚不稳。各路诸侯与周王室关系极为紧张。即便幽王点起了连绵十余里的烽火求援,也无人理会。诸侯心中早已失望透顶,只当他家又在演戏取乐。
申犬合兵灭周,诸侯不争权势
公元前771年冬,犬戎大军如狼似虎,势如破竹般攻入镐京。作者张步雷这样描述当时的惨状:“京师之内,死者枕藉,妇女一瞥于道。”
周室虽点起烽火求救,却迟迟不见援军赶到。估摸是诸侯认为这是褒姒导演的新剧本,不值得买单。犬戎终于攻入皇宫,幽王力战而死,西周至此灭亡。申侯击败周朝后,得意忘形,不听劝阻,执意要徙庶人于申国。申人对他颇有微词,申侯只得作罢。
可诸侯们此时却并无争相自立为王的打算。晋国率先出兵击退申侯,其他几个强国也纷纷加入,将犬戎等北方勢力驱逐出中原。数月后,各国代表在骊山举行高峰会,讨论下一步安排。这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申侯开口道:“不如立前太子宜臼为王。”众臣默然。
名分决定一切,诸侯不能背信弃义
对于这样的结果,后人不解。为何各路豪杰不争权势?甚至任由一个早已衰落的王朝东山再起,统治自己?答案只有两个字——名分。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分的重要性,远比我们想象得深。在当时环境下,谁也不敢违背这个规则。
晋国临潼大夫枹父早已掌控朝政,让晋厉公只能虚位以待。智伯力排众议,掌控政权,晋惠公不过是个摆设。齐国的田氏也早已把持朝政,让齐君只能任人摆布。然他们即便权倾朝野,也从未敢废黜国君自立。因为这触犯了名分。一旦如此,必将招致天下共诛。
所以智伯等人,只能以各种罪名流放国君,再立一个傀儡。哪怕这个傀儡已无实权,也要维持名分的传承。这就是名正言顺。
同理,西周虽已风烛残年,但在诸侯心目中,它的正统地位和历史地位无人可以撼动。要废了周室自立,这分明是篡位。哪怕实力可以轻易灭掉周朝这只纸老虎,但没有名分,也难登大宝。所谓“正统性”,正是周室最大的筹码。
此外,当时诸侯尚未真正统一,彼此势均力敌。谁也不敢妄图一力承受众矢之的。无论最后的赢家是谁,都必定是满目疮痍。此时若争权夺利,反而容易招来天下共讨。所以不攻自破的周朝,反而成为一个奇特的平衡点。申侯作为其制衡者,反而想到了一个妙招,让所有人都心悦诚服。
三管齐下稳固基业,诸侯实力尚未凌驾周室
在当时的历史进程中,西周的地位虽已不复从前,但中原各国也尚未完全统一。晋国方兴未艾,虽已成为中原第一大国,也主导击退犬戎的行动,却还没有完全掌控中原的实力。就是日后最强的战国七雄,此时也最多只是方国一隅。
即便有心篡周,这些诸侯也无力独吞西周的疆土。周室毕竟是一个古老王朝,据有的土地广袤,无论是经济资源还是人口数量都不是一两个诸侯能够吞并的。
想要真正取而代之,势必会引发一场混战。到时候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或许会像后来的楚汉相争,历时数十年决出最终胜者。但那时的诸侯们还没有这个实力和决心。
这一点,从后来各诸侯让周平王迁都洛邑就可见一斑。如果他们真有能力取代周朝,又何必让周王自建都城,有损自己的实力。
所以当时的诸侯们,即便不甘心,也只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西周的正统地位和历史影响力依然巍然屹立;自己的实力也尚未足以完全取代它。申侯及时开铁门,让各方都能以最小的代价走出困境。这便是名分与实力的双重制约。
名分决定一切,实力离心永动
当时的历史形势可以说是复杂而微妙的。西周名存实亡,已无还手之力。中原诸侯又无一强大到可以独吞其疆土。这便形成一个临界稳定状态。
申侯开的是这个奇门,让宜臼重新东山再起,既不至于自己坐大引起他国猜忌;也可续住快断了的正统之脉。这一石二鸟之计,让西周死而复生。其精妙处,可见一斑。
同时,这也再次证明了名分的重要性。在当时环境下,谁也不敢违背这种潜规则。哪怕已经权倾朝野,也不能真正取而代之。因为这触犯了太多既定利益,自己也承担不起。
然而,这终究也只是权宜之计。西周的命脉仅靠这一念之差,苟延残喘了五百多年。而中原诸侯的实力,也在这五百年间蓄积壮大。终于,到了战国七雄争霸的年代,这层窗户纸总算被捅破。秦国最终完成了中国的第一次大一统。东周正如司马迁所说:“纵横捭阖,终以剪之。”它的历史使命也就此完成。
结语
世事沧桑,道阻且长。名分可以延续统治,却阻止不了野心的膨胀。春秋战国司马光口中恪守“天尊地卑”秩序的时代终究过去,实力这面大旗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迎风飘扬。这是万古不变的历史定律。也是我们在回顾西周满血复活这个故事时,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