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北方文雄元好问曾作《京都元夕》词:“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这首词描绘的是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元宵节之夜,人们身着华服、摩肩擦踵,走在京都繁华、热闹大街上的场景。其实,《京都元夕》词的背景,就是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用自己的妙笔,描绘出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这幅画也堪称国宝级文物。 把清明上河图放大10倍,能看到什么有趣细节?显现出几个“名场面”,树下那位真不知羞。
第一、北宋经济繁荣的见证 《清明上河图》属于北宋风俗画,全画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是难得一见的古代长卷。 在长达5.3米左右的画卷中,张择端以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及汴河两岸,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以及经济繁荣的热闹景象。 画卷中将汴京的城市面貌,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的景象,都刻画的淋漓尽致。 人、马、牛、骡、驴、车、船、轿,以及房屋、桥梁、城楼一应俱全,简直就是一幅立体的北宋城市经济发展蓝图。故此后人将这幅传世名作,称为“北宋都城汴京繁荣的见证”。 第二、《清明上河图》中的细节 挖粉刺还是刮脸? 《清明上河图》中的所有景物,都错落有致地交叉在一起,浑然天成之感一脉相承。很多人在感叹这幅巨作的美轮美奂之时,也发现了画卷中的一些细节,正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还真有好奇儿的人特意拿着放大镜,去窥探这幅融合了市井气息的千年杰作。画卷中有两个动作十分亲昵的男子,一下子就映入了人们的眼帘,他们在干嘛呢? 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他们正在挖粉刺,一个男子向后侧身、歪着脸,另一个男子则拿着一个长条工具,在他的脸上反复摩擦,看到这种场景不禁让人们疑惑,难道北宋就有粉刺针了吗?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而已,或许是拿着专业的工具刮脸呢?由于画卷中并没有标注,所以他们到底在做什么时至今日依然成谜。 抱着木弓冥想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画着一群正在干活的男子,地上既有码放整齐的长木条弓腰,也会一些零乱地、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地上。 其中,有一个赤裸上身的男子,他倚在一根斜着的长木条弓腰上,看起来仿佛是在休息,眼睛向45°的天空望去好像在冥想。他在想什么呢?这种日子何时才能过去?还是想着以后的生活呢? 刚才介绍的这两个场景和细节,仿佛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接下来要说的这个细节,恐怕就会让很多人脸红。 脱裤睡觉好不惬意 因为描绘了一个人当众脱掉裤子,露出一条红内裤的男子。他在做什么呢?难道一点羞耻心都没有嘛? 其实,此时正处于炎热的夏季,由于天气十分炎热,所以这个男子躲在树荫下纳凉,只不过性情过于自由、豪放,才会不顾体面脱了裤睡觉,或许这样更凉快吧! 他虽然获得夏日的清凉,但也应该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吧。画中还绘制了一位恰巧路过此地的女子,男子这种伤风败俗的做法,恐怕会让整个女人羞红了脸。
北宋时男女有别的思想极为浓厚,而这个脱裤子睡觉的登徒浪子,竟然做出了如此有伤风化的事情,说不定会被官府以流氓罪论处。 画中“暗线”反讽极强 这幅画卷中的暗线“惊马闹市”,实际上就是对当时贵族纨绔子弟的讽刺;而汴河中飘荡的一艘小船,眼看着就要撞上拱桥了,但桥上的文官和武官,却因为互不相让而争执,实则暗讽了北宋朝廷中文、武官员相争斗的乱象。 画卷中的一些内容还描绘出了,北宋时期存在的潜在风险,军力懈怠、城防缺兵、文武扯皮,最终导致北宋被金人灭国,无奈之下只能偏安江南一隅。
结 语
《清明上河图》的魅力除了用强大的笔法,描绘出壮观的繁荣景象,以及将人、物、环境有机融合之外,还通过一条条“暗线”反讽了北宋朝廷。
这幅画也曾历经磨难,最终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可以说每当展开这幅画卷时,仿佛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北宋的经济繁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