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企业可能会选择降本增效,在这样的背景下,IT行业的产品经理该如何应对?本文作者分享了他的看法,一起来看一下。

最近几年的市场环境对IT行业影响不小,而且行情趋势越来越不利,在上次文章我们详细说到内卷的原因,真的如网上所说:今年是前十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好的一年。今年估计有不少行业内人员遭遇降薪,甚至裁员,目前互联网的降本增效已经是行业趋势。

面对这种环境,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我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选对企业和行业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对行业很重要,这是职业规划的重要一步,特别是刚入行或入行不久的朋友们。

比如05年你选柯达的胶卷相机行业,还是佳能数码相机行业?09年你选诺基亚公司,还是苹果公司 。我相信大多数人会选错,因为多数人都会选择大企业,却忽略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当然这个选择需要有一定的认知

那么普通人怎么选对企业或行业,我的观点是能选择国企不选民企,能进编制不进大厂,能选大厂不进普通中小企业。能选风投初创不选个人初创公司。或许有人疑问,国企和编制怎么会有IT产品岗位,这几年确实增加了类似的岗位,一般在数字化业务部。比如中广核下属就有数字化部门,里面有相应IT业务岗位,岗位名称可能不叫产品经理。

接下来该如何选择行业哪个赛道,主要看市场需求,比如教育、医疗、金融、餐饮、家居、电商或物流,这些未来都是比较硬性的需求。还有比较潜力的行业,如环保、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特别是物联网是未来的趋势。

二、增加竞争力

从宏角度看增加竞争力其实方法有好多,下面只提部分措施。

首先基于一些基础产品方法论其实不是强有力的竞争力,因为这个基本上几年就能摸透,特别对于能力和学习力强的人可能几个月就精通了。比如怎么挖掘需求,怎么需求分析,怎么写PRD,怎么输出原型,怎么和技术对接,跟进,并上线。这些技能相对容易上手。如果你入行多年,依旧没有形成自己的壁垒,还只是原型的工具,那么被市场淘汰也正常不过。

那么如何增加竞争力,其实有好多方面,比如垂直于某行业,把相关业务知识琢磨,把握其中的核心需求,聚焦某端某方向形成该行业的特色亮点,成为该行业的业务专家。这样你的产品解决方案就会有很多,这是很难代替的。此外了解产品需求运行的底层逻辑,把握需求主干且运用自如,这样可以做产品战略规划。

记住产品的核心能力是产品规划,商业布局,还有核心用户痛点挖掘。其次才是内容和页面上的设计,对于大公司来讲这是有明确分工的,产品战略和商业上的由产品经理,页面和交互由交互设计师和UI设计师完成。针对这个话题,下期将会分享我在职场中十多年的产品设计案例。

然后除了细分行业,还得细分赛道,比如你在电商行业做了很多年,这是你的竞争优势,如果你能在电商行业自己感兴趣的赛道,比如你对该行业数据感兴趣,可以给自己的岗位定位为-“电商数据产品经理”。或者你对APP用户增长感兴趣,可以定义“电商用户增长产品经理”。这样你的竞争力是比较大的。当然你觉得分得太细,不容易选择企业,也可以只分一个,比如用户增长产品经理,数据产品经理,证券产品经理等。

三、尽量少跨行

前面刚提到,要形成竞争力也是要对该行业的渗透,如果经常跨行,今年做金融,明年做电商,后年做教育,这样对HR来讲是没有职业规划的行为,而且说明你比较急功近利,哪行钱多往哪行走,短时间换一行业可能还没有摸索该行业的核心精华,对于很多公司来讲,可能基本被PASS掉了。

当然很多时候是很现实,不是我们产品不想这样做职业规划,而是市场可以选择的机会有限,特别是现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很难找到同行相关的企业。所以我才提到”尽量“少跨行,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尽量少跨行,比如像我在去年公司破产后,再想短时间找到同行有点难,因为几乎没有什么招聘岗位。

四、发展副业

为考虑职场的安全,最好发展自己的副业。否则一旦发生不利的情况,特别是35周岁后的大龄人员,如果遇到裁员,可能会面临长期找不到工作的窘境。所以在这环境中人要未雨绸缪,不要临时抱佛脚,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有焦虑的情绪。

至于发展什么副业,可查看前期的文章《35岁以后还可以从事的N种职业》。

五、发展行业人脉

很多人离职后,之前的同事或领导基本不联系了,这可能对你未来的职业规划不利。包括行业内的内部消息可能没能及时捕捉造成机会的缺失。牛人之前其实有自己的人脉圈,关键时刻可以相互帮助相互照应,这也印证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道理。

最后我还想多啰嗦几句,如果有想进入IT行业想法的人,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除非你有强有力的竞争力或人际关系,否则未来可能会让你吃尽苦头。

公众号:书海智慧之窗

本文由 @霏凡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