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个词叫“牝鸡司晨”,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指的是母鸡报晓,而古人却用来形容女子窃据皇权。从殷商时期的苏妲己开始,“牝鸡司晨”一直被古人视为不祥之兆,朝廷大权一旦被女子窃取,王朝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不过,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古人口中这种“牝鸡司晨”的现象其实并没有发生过几次。这主要是因为古代属于男权社会,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无法享有和男子相同的社会地位以及权力。比如古代的男子能够通过读书入仕,由此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古代的女子却只能在家相夫教子。
       虽然说古代的女子连最基本的接受教育的权利都没有,甚至还有“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荒诞的说法,可是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还是出了不少令人惊艳的女子。例如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汉代才女卓文君等,她们在文学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可是相对于数千年的时间跨度来说,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讳的女子实在太少了,即便有李清照、卓文君这样的才女,那也不过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大多数的古代女子,终其一生,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当然,有一个女子则是例外,这个人就是武则天,她发明了一个“曌”字作为自己的专属名讳。
       武则天不但发明了一个文字给自己当名字,还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武则天一生造了18个文字,其中的17个已经被废除,仅有一字“曌”流传至今。不过,这个堪称硕果仅存的文字在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却一直没有用武之地,更无人敢用来作为自己的名字。


       武则天当上皇帝的过程,绝对堪称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她从被逼出宫的女尼,一步一步逆袭成为大唐帝国的皇后,后来更是公开称帝,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可武则天毕竟是一个女子,在她登上帝位的过程中,稍微有一点失误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即便是她成功登上帝位,仍然面临着极大凶险,对皇位虎视眈眈的李唐诸王,更不可能放任她夺走李家的天下。
       武则天在登上皇帝的前后,为了给自己营造声势,曾暗中命人张罗了不少所谓的“祥瑞之兆”。例如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他就搞了一出“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荒诞闹剧。当然,现在来看武承嗣献碑是荒诞闹剧,但当时的人们却信以为真。不过,就算那些大臣内心深处嗤之以鼻,他们也不敢表露出来,因为武则天麾下的来俊臣、周兴等酷吏可不是吃素的。


       “祥瑞之兆”只是武则天稳固自己统治的方式之一,作为一个女子,她登上帝位后想要得到天下人的承认,还需要采取更多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声势,而创造文字,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并且这一切还不需要武则天亲自动手,只要她稍微表露一下自己的这种想法,自然会有手下的精明大臣替她完成。
       时任宰相宗秦客就是这么一个精明人,他在领会了武则天的意图之后,立刻就呈上了12个文字:曌、天、地、日、月、星、君、臣、初、载、年、正。在这12个字中,“曌”字尤其得到武则天的钟爱,她甚至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武曌。后来武则天又颁布了授、证、圣、国、人等五个文字,并且为了推行这些文字,她还特意颁布了《改元载初赦》,以表明这些文字的重要性。


       武则天所创的这些文字,实际上按照现代的写法是17个文字,那为什么还要说是18字呢?这是因为其中的“月”字有两种写法。而且从功能上来区分的话,这字涵盖了天象、君臣和年号,起作用难以估量。只不过,这些文字毕竟是仓促之中造出来的,而且书写起来十分麻烦,在武则天去世后就逐渐被废除了。
       最后说一下,很多人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武则天好端端地要给自己改名,难道就因为“曌”这个字威武霸气吗?其实,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挺搞笑的。虽然“曌”字确实霸气,可武则天给自己改名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她的封建迷信思想在作祟。


       因为武则天相信改变一个人的名字也会改变这个人的一生命运,所以才有了给自己改名的想法。而且她不但给自己改名,也给那些她痛恨的人改名,比如她在内宫的两个死对头王皇后和萧淑妃后来都被她给改了名字,王皇后被改名叫“蟒皇后”,萧淑妃则被改为了“枭淑妃”。这是不是有些超出你的想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