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iPad Pro系列终于更换了OLED屏幕,此前被诟病的光晕问题彻底解决,拥有更好的画质,并且机身也更轻薄了。需要注意的是,新款iPad Pro搭载的OLED屏幕,并不是普通OLED,而是采用串联方案的双层OLED,这既能带来更高的亮度和能效,也能有效缓解OLED烧屏、寿命短等问题。这个方案对于iPad Pro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手机平均使用周期是3年左右,而平板使用5年以上的情况并不少见。

于是,就有网友表示,既然平板都可以通过双层OLED的方案,解决传统OLED的各种问题,那么尺寸更大的电视,是不是也可以采用?毕竟,电视使用周期也很长,很多家庭一台电视会使用7到10年,甚至更久。

事实上,这属于是“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的想法。一方面,双层OLED成本很高,从新款iPad Pro 11英寸8999元起、13英寸11499元起的售价就能看出,而旗舰电视基本是65英寸起,那价格得贵到什么程度?另一方面,现有的产线也不一定能生产这么大尺寸的双层OLED屏幕,更何况现在OLED电视市场持续萎缩,投资产线的风险太高。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种解题思路:大家喜欢OLED电视,是因为画质好,特别是没有光晕这个影响观感的问题;那么提升Mini LED电视的分区、亮度,然后把光晕问题解决了,不就可以了吗?事实上,电视厂就是这样想的,并且TCL还做出来了,不久前发售的Q10K Pro,不仅拥有超高的分区数量、超高的峰值亮度,更通过独有的全域光晕控制技术终结了光晕。

Q10K Pro分区数量高达5000级,相比其他旗舰Mini LED电视的分区翻倍还多。Q10K Pro亮度也很高,超过了5000尼特,在显示HDR高动态范围的内容时,亮处和暗处的细节都能清晰呈现。Q10K Pro如此高的分区数量与峰值亮度,使其动态对比度高达37万比1,加上由于边际递减效果的存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Q10K实际观感不输给OLED电视。

客观来说,Mini LED电视把分区和亮度做高不难,难的是随着分区和亮度的增加,光晕控制的难度也会呈倍数增长——这就是Mini LED电视想要在画质上达到OLED电视的最大障碍,不过,这个障碍已经被全域光晕技术扫除。

想要知道全域光晕控制技术是如何终结光晕的,我们首先得知道光晕为什么会产生。简单来说,Mini LED电视不同于传统LCD电视,它有很多的分区,在显示黑色时,对应的分区会关闭;在显示画面时,对应的分区则会开启。但是,电视在显示画面时,一个分区的背光也会不受控制照亮附近分区,从而形成光晕;并且亮度越高,光晕越大。这也解释了,为何分区越多、亮度越高,光晕越难控制。

而全域光晕控制技术,则能通过一系列技术,彻底终结光晕问题。换句话说,全域光晕技术实际上是一项针对光晕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是一项单独的技术,它由六晶方芯II、超聚光微透镜、瞬态响应和双向16bit、微距OD以及HVA广角低反屏等组成。

其中六晶方芯II是背光的发光材料,它的特点是光形为方形,拥有更高的亮度和能效,这个是Q10K Pro能把亮度做高的原因,与光晕并没有直接关系。超聚光微透镜作用是聚焦光线,以及让光线更稳定,能提升80%光晕控制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iPad Pro光晕明显,就是为实现超薄机身而做了极限OD值(混光距离),但又没有光学透镜这个“光学塑形师”。说到这,你应该明白了微距OD的作用,它既能缩短OD值,搭配薄型化处理的元器件,让电视机身变得更薄,还能搭配光学透镜,进一步抑制光晕。

然后,瞬态响应和双向16bit,作用是提升背光的开光速度,以及能实现对光线亮度的精准控制。这两项技术,一是能提升面板响应速度,避免画面出现残影等情况;二是能间接改善光晕问题,避免高亮物体在黑色背景中快速移动,从而出现光晕拖尾;三是能搭配高亮度,真正做到呈现更丰富的明暗细节。

而HVA广角低反屏则是一块原生对比度高达7000比1,并且在可视角度、响应速度、色彩色准等方面,都达到顶级水准的LCD面板。这不难理解,好的画质不仅要好的显示技术,更要基础素质过硬的面板,不然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彻底解决光晕问题后,Q10K无论是播放拥有大量深色背景+亮色物体的科幻电影,还是播放其他厂商为了展示OLED高对比度的样片,都能带来更加沉浸深邃、纯净通透的观感体验。此外,Q10K得益于面板优秀的可视角度,也更适合全家人围坐在沙发上的客厅观影场景。

其实结合苹果为何现在才推出搭载OLED屏幕的新款iPad Pro系列,以及OLED电视为何市场持续萎缩这两点,就能得出一些结论,任何一项技术或产品想要普及,不仅要参数达到硬性指标,更要有普通消费者能承受的价格与风险。很显然,TCL以全产业链的优势,持续升级全域光晕控制等一系列技术,不断提高Mini LED电视的综合体验,才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做法,而这也是TCL能引领Mini LED电视行业的原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