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日本人是大和民族,新加坡人里有华族有马来族,我们的国家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绝大多数人都是汉族,我们的文字也被称为汉字,大家都理所当然的认同,然而我们为什么是汉族。
中国历史五千年的长河里,朝代名称数以百计,周朝名义上存在了八百年,秦朝第一次完成了统一,唐朝是全面强盛的盛世,疆域最大的是元朝,如此种种,我们不是周人,不是秦人,也不是唐人,偏偏称为汉人。这里面的学问值得深究。
汉承秦制的统一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胜利者才有资格书写,风云变幻的古代史中,有些成为我们的自豪,甚至是自信的代表。这其中,我们提起汉这个字,内心自带一种天朝上国的大国归属感。
我们学的文字是汉字,我们的古装称为汉服,我们的身份证上写的是汉族。汉是强的代名词,是文化的自信,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心潮澎湃。汉是我们不能割舍的荣誉感。
古代历史大概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宋元和明清时期。这么久的历史,秦汉是比较特殊的存在,秦朝是中国封建史的开端,第一次完成了大一统。
在先秦时期,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有楚人,有赵人,有秦人,还有齐魏韩燕人,大家的生活以姓氏为基础,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来辨别族群,彼此之间争斗不休,百姓之间也深深认同这种世袭的贵族制度。
秦国,任用商鞅进行变法,通过近百年的争斗,最终完成了统一, 行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秦朝是一个法家社会,在战时,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完成统一之后,难免显得有些隔阂,最终在六国旧贵族的反对之下分崩离析。
项羽又一次分封诸侯,是开历史的倒车,最终败在了汉王刘邦的铁蹄之下,四年的楚汉相争,六国的旧贵族损失殆尽,刘邦完成了一统天下的任务,建立了大汉王朝。汉朝统治者们,汲取了秦的教训,知道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现在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那道家的黄老之学和无为而治,使汉朝初期的百姓安居乐业。
刘邦的无为也无所不为,虽减少了苛捐杂税,但是对于国家的管理上依旧是郡县制度,度量衡和车轨依旧统一,文字上更是大范围应用更加容易书写的隶书,来统一文字和推广文化。
人们不认同周,那是周朝时期分封的结果,百姓更加愿意称自己是姓氏封地这里的人,这是地名归属感。百姓不愿称自己是秦人,那是秦的法律太过严苛,没有让争斗百年的百姓真的休养生息,汉朝完美地避开了这些。捡了珠玉在前的秦朝这么大的便宜。
封建史的代表原则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们脚下的土地,地无分南北,此时统一称为汉土,人无分老幼,统一称为汉人。汉朝统治之下,大家第一次有了共同的名字,没有任何隔阂的名字,那就是汉人,这是地理方位和行政制度上的认同。
“汉”字的优美
汉这个字是天的代表,是银河的代表,我们书写的文字叫做汉字,也叫做方块字,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作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主宰,我们书写这方方正正的字,就是对天道的守护。
在汉朝之前,生活在东亚这片土地上的人,春秋战国时期,大家书写不同的文字,有写大小篆的,有写隶书的,各个国家的人书写习惯也不大相同。秦汉大一统后,一项重大的措施就是书同文,让大家书写更加规范的文字。
秦始皇作为统一天下的千古一帝,自然会认识到文字的重要性,书同文这一重要的举措是他凝聚人心的手段,秦小篆这一文字,字形优美,如流水般让人心生倾慕,然而在读书是贵族人标配的时代,统一国家更需要做的是让普通百姓也能识字书写,小篆显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字美却结构复杂,不如隶书那样简单易懂和书写。秦始皇这样一位傲娇的皇帝,没有推广更加简易的隶书,或许是他的一大败笔。
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创者,身为一个农民起义者,身上有“流氓”的气质,毫无贵族身份的约束感,发出大丈夫当如是感叹的他,身上更多的是实用主义,作为起于底层奋斗,最终登顶皇位的他,内心肯定懂得小民百姓所想,他就是那其中的一员。
拥有天下之后,刘邦继续追随秦始皇的步伐,推广着那一系列有助于国家统一的政策,在文字书写上,刘邦和他的谋士团队们,最终选择了隶书这一字体,作为国家正式文件的统一行文标准字体。
隶书文字整体呈现扁平特征,精致又紧凑,简单易写又落落大方,是汉朝这一国度新朝新气象的代表。严谨的结构蕴含生动的气息,是比较自然的方块字形。汉朝作为隶书的主要推广者,在两汉四百年的政治文化影响下,汉字也就成了隶书的代名词。
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我们写着同一样的文字,说着同样的话,自然而然地就有了某种认同感,我们的汉字就是一种身份符号的象征,汉作为某种形象存在,超越了作为国家符号的存在,作为首次字体规范的制定国,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自然将汉字作为了我们书写文字的代名词。
汉朝文化的认同感
说到文化的影响力,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诗和宋词远远超过汉朝文化的影响力,即使宋朝积贫积弱,那全面强盛的唐朝,应该有理由作为我们民族的代名词吧?正像国外华人聚集的地方唐人街一样,唐作为民族的延续词,似乎也很有说服力。
那么汉族作为中国人族群的认同,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形成的呢?
汉王刘邦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打败项羽,刘邦让天下人都看到,强如项羽,都是他的手下败将,他就是天选之子。刘邦称帝以后,命令儒生制定规范礼仪,百姓之间要遵礼而行,有了礼仪的规范,法律的约束,在文化上的前进,似乎就是一种必然。
汉初七十年的发展,让大汉有了丰厚的家底,汉武帝刘彻对北方的匈奴,进行了长期的打击,让大家感受到天朝上国居民的自豪感,谁又不想作为强者而生活在自豪之中呢?
汉武帝刘彻,是比肩秦始皇的存在,在文化的认同上,他做出了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决定。秦朝之前,百家争鸣,学术思想上灿如繁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树立了文化的标杆,让我们有了以儒家文化为主题的汉文化,统一了思想认知。
汉武帝之后,举孝廉入仕,隋朝之后,科举入仕;都是对儒家文化的共同认可。汉朝文化政策的延续,也远远超过了国号的存在时间。
汉朝以后的南北朝时期,这一民族融合的关键时期,作为少数民族的政权,北朝对于自己治下的中原华夏族人,他们更加愿意称之为汉人,慢慢的汉也就成了一个族群符号的存在。
《旧五代史.张砺传》记载,辽朝的张砺在被契丹虏获后说:“砺,汉人也!衣服饮食与此不同,生不如死,请速就刃!”即使在强盛的唐朝之后,唐朝也不曾作为族群的象征,而汉作为封建文化的奠基朝代,自然而然成为了我们的族群象征。
在屈辱的近代史中,多少仁人志士海外求学,寻求救中国的方法,在前进中,舶来了民族的观念,有识之士的精英们意识到,要想救中国,就必须要团结,团结的根源就是文化上认同,民族则是最好的文化认同。
梁启超曾公开发表:“皇皇种族,乃使之永远沉沦,其非人心也哉!夫驻防云者, 则岂不以防我汉族哉!”给大家灌输民族的观念,作为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很自然地将汉族作为了我们这个族群的代名词。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的族群从一个代名词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民族符号。
汉朝,汉字,汉文化,汉族,足以看见水滴石穿的力量是多么震撼人心,潜移默化之中,汉作为开创先河的时代,成为了我们的象征符号。
结语
作为一个中国人,庆幸自己生长在这样一个拥有辉煌历史的国家。我们曾经有很多强盛的时代,唐朝更是将盛世降临人间,然而汉朝作为我们的民族符号,对内第一次推广共同的文化认知,对外开拓西域,用丝绸之路第一次将中原文明推广到全世界。作为强盛的代名词之一,汉族给了我们身份的认同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