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梁山望曹濮,长叹沧桑变陵谷。

指针慢慢的转动,时间会带走一切,甚至人们脑海中最深刻的记忆,也会被时间无情的抹去,什么都忘了,清清白白的来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清清白白的再走。人的一生到最后也只不过就是那小盒子中的土,什么都带不走,“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这句话真的太对了。在陕西省有这样一个墓,它非常的小,就和厕所一般大,可以说它的规格极其寒酸,而且这个墓地周围都布满了杂草,单从它的外表看,就已经度过了许多时间,当周围的村民知道这个地方是一个墓的时候,它就已经存在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墓的真实年纪,和它的背后的故事,但是这一切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却不一样了。

1992年的时候,这个地方来了一些陌生人,也打破了这个村子的宁静,因为这些陌生人是考古专家,他们来到此处,只是进行常规的考古勘察,也没有抱有很大的期望,能够在此处发现一座古墓。但是随着这个尘封已久的古墓被打开的时候,里面的陪葬品也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个墓就是著名的宝鸡益门二号春秋墓。这个墓带有的春秋二字,由此可见它距今已经十分的久远,随着考古专家们的对这个墓不断的考察和抢救性的挖掘,里面大量的宝物,让人们非常的震惊。因为这些宝物堪称国宝级文物,极为罕见和珍贵,而这些文物就出土于这座不过是一个卫生间大小的古墓中。这些出土的文物包括了金器、玉器等200多件,重量多达三千克。而且根据后来的分析,这座古墓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先秦墓葬最著名的一座,它的规格也十分的罕见。

在这个酒店厕所大小的古墓中,所出土的金属制品以刀剑为主,别看这个墓室规格较小,但它出土的文物都是罕见的国宝级文物,在这些文物中描绘了大量的古代文化的纹路,是典型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工艺技术。查阅当地的历史记载,发现自春秋之后,当地已经归属秦国管辖,所以根据人们推测。这座古墓很有可能是春秋晚期的秦国墓葬。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人工铸铁历史,大概是在西周时期,但是这座墓葬里所出土的大量铁器,进一步证实说明了在春秋晚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铁器并投入使用了,所以相对于其它的国家而言,当时的秦国的冶铁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后来秦国统一六国之后,为后面的科技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在春秋时期,金银和铁器是极为重要的物品,只有地位崇高的贵族才有资格使用,尽管当时在挖掘这座古墓的时候,并未看到有关主人身份的证明,所以这座古墓的主人是谁?也成为了一个谜团,但是按照春秋时期的礼仪,能够拥有如此巨大财富的人,可想而知,应该是一个贵族。

除此之外,这个陵墓还有一个问题引人深思,这座陵墓里出土了这么多的文物,但是为什么面积却如此狭小呢?后来随着考古专家们的建议一步查证和挖掘,发现这座墓中的陪葬品,和著名的秦公一号的大墓很是相似。所以专家们根据这条线索,又推断出这座古墓很有可能和秦公一号大墓有着重要的关系,很有可能墓主人是一个距今久远的盗墓贼,将秦公大墓中的物品倒出来之后,作为自己的陪葬品。但是后来通过进一步的考察,考古专家又发现这座墓的主人也可能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因为在这个墓中出土的各种各样的车具,再加上在历史上秦国发动战争时,并未将少数民族赶尽杀绝,所以当地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游牧民族,只不过时间久远,这座墓主人到底是谁,已经难以断定,唯一确定的是这些国宝并没有流失海外,能够被考古专家们进行保养和维护。

总结

在这座狭小的古墓中挖掘出来的文物,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了解春秋晚期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帮助。尽管考古专家们对这个墓室的主人有过各种各样的猜测和推断,但是能够让人欣慰的是,这些文物在博物馆绽放着光彩,为后人介绍着当时精彩绝伦的古代文化。确实在中国的古代墓室规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主人的身份,但是同时又因为各个朝代文化的不一样,所以很多时候每个朝代的墓室规格不尽然相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