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MCN机构奉行“唯流量论”,以摆拍、造谣、编造剧本等欺骗网友,挑战公序良俗甚至法律底线。图/网络视频截图

| 迟道华

“身世悲惨”的女孩坚强生活,“动人故事”的背后是早已设定好的剧本;打着“助农”旗号售卖的“大凉山原生态农产品”,实际是从批发市场低价采购来的……近日,据新华社报道,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人民法院对“凉山孟阳”“凉山阿泽”案一审宣判,8人因虚假广告罪被判刑,并处罚金。

此外,昭觉县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认定,MCN机构低价购入非凉山农副产品,通过阿西某某(“凉山孟阳”)、阿地某某(“凉山阿泽”)在短视频平台以直播带货的方式,对商品进行虚假宣传并大批量销售,其行为构成虚假广告罪。

近年来,一些MCN机构奉行“唯流量论”,以摆拍、造谣、编造剧本等欺骗网友,挑战公序良俗甚至法律底线。这类操作,不仅将自身置于遭舆论反噬的危险境地,也扰乱了正常的舆论生态,成为不少网络乱象的始作俑者。这也提醒,对MCN机构的治理还需拿出更多办法。

本来,就MCN机构自身定位而言,是为网红和自媒体提供内容策划、宣传推广、粉丝管理、签约代理等服务的机构,其相当于互联网领域的“明星经纪人”。在互联网信息内容服务领域,MCN机构的广泛连接属性,可以打通各种资源壁垒,把网红、平台以及有各种各样需求的公司贯通起来,从而促进优质内容的持续性输出。

但是,也正因其业务类型广,动员能力强,在逐利冲动下,MCN机构呈现出野蛮生长的态势。此次报道中,凉山州公安局有关民警在侦办类似案件过程中发现,从前端打造“人设”、孵化“网红”,中端剧本拍摄、电商运营,末端农产品供应、流量变现,虚假助农直播的背后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运作模式。

这其中,MCN机构“功劳”不小。结合以往案例可知,将老年人、儿童当作“流量密码”,发库存视频,去偏远山区物色网红,搞“卖惨”直播,造舆论、蹭热点,炒话题,一些MCN机构为牟利无所不用其极,搞得互联网空间乌烟瘴气。

事实上,对MCN机构管理早已提上日程,2019年12月国家网信办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规定了禁止触碰的红线。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十大任务,也曾聚焦MCN机构信息内容乱象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2023年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明确加大对“自媒体”所属MCN机构管理力度。类似治理举措,对MCN机构的运作进行了必要的限制及约束。

有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MCN机构数量只有160家,2022年我国MCN机构数量超过4万家,预计2025年将超过6万家。低门槛和高开放性,让MCN机构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也对相关治理举措提出更高要求。

首先,行业自治和相关标准的建立不可或缺。如此大规模的机构数量,理应有自己的自治组织,从而对内加强行业自律,对外维护行业形象和信誉。

不妨考虑由政府职能部门联系一些业界较有影响力的MCN机构牵头,建立起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在此基础上,制定自律公约,并探讨在网红培育、平台合作、内容策划等方面制定统一规范标准,以行业协会名义与平台合作建立黑名单制度,依法对违规违约的MCN机构进行从业限制。

再者,平台对MCN的分级管理制度需不断完善细化,通过平台MCN机构入驻协议,明确MCN机构信息内容业务活动标准和责任。可考虑将账号责任与MCN机构责任关联,把账号违规的责任追溯到MCN机构,根据不规范行为的严重程度封禁该MCN机构不同的商业行为,防止一些MCN机构遇事就封号重来,轻飘飘逃避监管。

当然,政府职能部门的专项治理也需根据MCN机构规模扩大的趋势,将一些切实管用的办法转变为常态化的管理制度。

行业研究数据显示,随着用户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大,创作力及专业性日渐成为MCN旗下账号的“硬核实力”。也因此,唯有各方共同努力,把违背公序良俗、逾越法律底线的博“流量”的行为纳入严密的监管视域,才能促进MCN机构健康发展。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迟道华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李立军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