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可以鼓励一些医院“因院制宜”地探索“无陪护”模式,但也要把握好推广的节奏。图/IC photo

文 | 杨末

2017年起,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开始探索“无陪护”模式,是国内较早实施全院“无陪护”管理的公立医院。“无陪护”病房,不是无人陪护,而是取消以往家属或自聘护工的陪护方式,患者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顾,由医护人员和经过培训的护理员共同承担。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今年以来,“无陪护”病房试点范围逐步扩大至福建所有三级医院,并延伸至二级公立医院。近期,福建、天津等地部分医院也开始设立“无陪护”病房。这一模式能否在全国推广,引发热议。

“一人住院,全家受累。”这是许多患者家属面临的困境。即便是请护工照料,也往往遇到水平参差不齐、价格偏高等问题。因此,由医护人员和经过培训的护理员来代替患者家属与护工照料的“无陪护”病房,的确是切中了一些现实痛点。此外,“无陪护”病房还利于降低医院管理成本,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特别是随着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这种新的患者照护模式应该说有着越来越强的社会需求。这也是该模式近年来在更多地方得到探索的现实原因。不过,就目前的情况看,“无陪护”病房要从探索阶段走向大面积推广,仍有一些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患者和家属的观念问题,就是第一关。要知道,子女陪护、侍奉在病床前,历来被视为是孝道的体现。如果父母生病了,就将老人完全“交给”医院,子女只能定期探望,这对不少患者和家属来说,都还需要克服一定的心理“障碍”。这里面既有担心,也有世俗观念中的阻力,全社会都需要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

同时,也并不是所有情况都真正适合“无陪护”。典型如幼儿、高龄老人、重症患者等特殊人群,因身体状况、性格等原因,一来有一些特殊需求,往往是他人无法满足的;二来,如果完全脱离家属的陪伴,反倒未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毕竟,家属陪伴,本身带有较强的情感诉求。这一点是很难由护工、护理员等旁人来替代的。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即成本。要知道,“无陪护”病房不是无人陪护,也不等于“无成本”陪护,家属必须缴纳一笔专门的费用给医院或第三方护理机构。就一些医院的情况看,这个收费标准一般在百余元每天。该价格相对于一般的护工价格似乎并不算高。但是,一旦“无陪护”病房成为普遍模式,则意味着每名患者家属都要额外缴纳一笔专门的“陪护费”,这对不少家庭承受能力的考验还是不可低估。

应该看到,现实中不少情况下的家属陪护,是以“免费劳动力”的方式算入的。比如典型的老伴照料。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上广等地的大医院,外地患者比例高,家属陪护实际上也是顺带在医院以极低的成本解决了住宿问题。如果一旦普遍实行“无陪护”,则很可能导致这部分家属需要另找住宿,由此直接提高家庭的就医成本。

除此之外,“无陪护”模式之下,意味着患者家属对于医疗过程的参与感直接下降,这也给医患信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一旦发生病人摔倒,或是其他突发事件,如何避免增加医疗纠纷,同样不容忽视。

因此,综合种种现实来看,当前可以鼓励一些医院“因院制宜”地探索“无陪护”模式,但也要把握好推广的节奏。其前提条件,还是要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意愿。比如,一些医院可以设立一定比例的“无陪护”病房,供有需要的患者和家属选择。可以说,至少在一定时期内,它更多应该是一种补充性的服务选择,而不宜成为所有患者的“必选项”。

从长远角度看,“无陪护”成本是否可以统一纳入医保,相关陪护标准的完善进度等,也影响到社会对该模式的接受和认可程度。这些配套工作,也不妨随着各地试点的开启逐步展开讨论和推进。

撰稿 / 杨末(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刘越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