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总是太卷!

市场已经开始预期别人的预期。作为有色板块的后期品种——稀土价格指数已经悄然上涨7个交易日,尤其昨天的涨幅非常大,重稀土氧化铽大涨5%,轻稀土氧化镨钕涨逾3%。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分析人士认为,稀土价格突然飙升,一是与有色期货的整体走牛有关,二是与海外矿供应面临瓶颈、国内配额增速放缓有关,三是与缅甸当前的局势可能也存在一定关系。

稀土价格最终能走多远,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有色板块的整体走势。而有色板块的走势又与金铜密切相关。从应用层面来讲,铜的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双重发力,对有色板块有很强的指标意义。预期上看,铜的缺口可能比预想的要大,而美元指数下行背景下的金融属性也有利于铜的行情往深处演绎。

稀土飙涨

据Wind数据显示,昨天稀土价格指数由此前一个交易日的164.8飙涨至171,该指数从3月27日的155.2起步,连续7个交易日上涨,涨幅已经超过10%。百川浮盈数据显示,4月8日,多个轻重稀士品种价格集体反弹。其中,重稀土氧化铽大涨5%,轻稀土氧化镨钕涨逾3%。

国金证券认为,由于历经2021-2022年高价,海外矿供应已面临瓶颈,考虑目前价格已跌入较低位置、进口矿经济性显著降低,我们判断2024年稀土进口很难维持2023年高基数,2024年1-2月份稀土进口量如期同比显著下滑;持续低价亦严重压缩稀土再生产业利润,后续扩张受限。财政部、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对打造智能工厂和老旧设备更新改造提出资金支持;考虑政策配套持续落地,稀土磁材或有望持续受益于制造升级和更新改造。中长期来看,随着海外矿供应面临瓶颈、国内配额增速放缓,稀土价格中枢有望逐步上行。

华福证券表示,2023年因缅甸矿进口和稀土指标增加较多,叠加下游需求仍然偏弱,镨钕和镝过剩较多,铽保持紧平衡。短期,正值需求淡季,第三批指标下发和进口矿再次增多致供给增加,底部支撑不足,稀土价格或将进一步承压;中长期,预计2024-2025年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局面,但考虑到缅甸矿进口将减少,以及海外产能建设仍偏慢,稀土价格有望企稳。

清明假期,券商中国曾报道,缅甸军政府的反对者4日对军方打造的首都内比都发动了无人机袭击,并提出此事可能会对稀土价格产生影响。疫情放开之后,缅甸稀土进口量大幅增加,全年离子型矿供应量有望超过8万吨。随后,缅甸政府又出具相关政策,稀土矿开采辅料进口受阻,原本预计2024年4月放开。但目前,并未有太多消息传出。若缅甸局势持续恶化,可以预期,缅甸方面各种资源矿的开采时间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有色能涨多久?

其实,分析人士认为,稀土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在跟着有色在走。最近,有色板块的各大品种期货价格皆在持续走高,对于稀土价格有明显的带动。

昨天,有色股冲高回落。不少投资者称,这是在用炒科技股的思维炒有色股。今天,有色股的表现亦弱于期货。不过,若期货能持续上涨,股票必然会跟上。问题是,期货能持续多久?

铜,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决定了有色价格的走向。今天早上,大宗商品贸易商托克(Trafigura)表示,到2030年,与人工智能(AI)和数据中心相关的铜需求或将达到100万吨,并加剧供应短缺。随着全球逐步消除碳排放,包括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内的能源转型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推动铜消费量激增。托克首席经济学家拉希姆说,这100万吨是“在我们认为到2030年无论怎样都会短缺400-500万吨的基础上”附加的。“并不是所有人在评估供需平衡时都会实际考虑到这一因素”。

民生证券策略分析师牟一凌认为,当下中外产业链中下游制造业的补库周期陆续开启,与过去不同,短期看:本轮周期上游并未累积过量的库存,相对中下游反而处于有利位置。中期看:上游的供给约束依然强烈,中下游反而是产能更为过剩的一方。海外产能建设仍在进行之中,而中国制造业为了维护过去经过多年努力积累下来的市场份额同样需要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与加速产能出海的步伐,“内卷”与“外卷”均无法停止,而这使得中下游制造业在复苏周期中更难对利润形成留存。长期来看,当前的价格并未处于绝对的高位,尚未对下游需求形成压制,下游仍在结构出清的过程中。国内来看,资源消耗>GDP>利润的不等式仍是未来经济主要矛盾,在未出现广谱商品价格因为货币走弱而创历史新高前,广泛的需求破坏可能不会发生。

目前,从整个市场的表现来看,股票还处于博弈短线的逻辑当中,期货却在走趋势逻辑。这就是为何股票涨不动,而期货迭创新高的主要原因。但从赚钱效应的角度来看,却只有趋势逻辑,才能带来赚钱效应的最大化。市场可能担心滞胀预期对权益资产价格的影响,但从历史来看,在1979年至1980年的滞胀期,在高利率背景之下,美股市场的资源股大幅领先。即使是在2008年初,全球金融危机来临之前,期货价格及对应股票亦表现非常强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