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项羽征战八百里汉地,屡立奇功。手下能臣如云,谋士英贤环伺。满怀雄心纵横天下,终为何事暴毙樊丘?谋士亚父范增出谋割据,入室曾随。若非陈平离间计,刘邦可胜项勇?犹疑不定,让我们再回溯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时间回溯到秦末乱世
       秦末世纪前221年,天下沸沸扬扬,农民起义阵阵。大泽乡人陈胜、吴广首倡反秦大旗,义军四起。深山老人范增自谓"行年七十有六"了,但一身过人学识无人识全。闻义军民众呼声响彻云霄,他知道这个翻身立命的机会来了。
       当年,范增就是为了躲避战乱而隐居山野,他把这些年踌躇满志的激情全都投入了兵法谋略的研究。如今读书万卷,胸有丘壑,他热血沸腾,时不待我地寻觅才略出挥洒自我的主公。最终,范增将眼光锁定了楚地名将项梁。
       秦末民众反秦大旗挥舞,乱世之中英雄项梁受范增器重。范增计谋周全,为项梁夺权出谋划策,屡立奇功。项梁手下英勇善战,但操纵兵权、决胜千里都须仰仗范增。


       范增入主项梁,两番周旋出奇制胜
       项羽欲牺牲楚怀王自立为王,范增力挽狂澜。怀王得谅解重新拨军权与项羽。如此此消彼长,项羽在范增运筹帷幄下步步高升,名声大振。
       范增离间是有隐患,但项羽倚重自己武力,轻忽顾问,导致错失良机。


       <拥立楚王国>
       起初项梁创业运动,全凭一腔反秦热血,四处反抗杀秦人,却是乌合之众无法得人心。范增提醒说:"秦虽已衰老,然统帅不乱岂可轻犯?只要以昔日国朝大义拥立楚王,楚地民众必尽瓠裂归心,如鱼得水,蓬蓬生辉!"
       项梁深以为然,忙拥立楚怀王熊心,楚军便闻风而动、城池自降。历史进程虽看似波诡,范增看透了民心所向,谋定而动也就名垂青史了。


       <调解怀王项羽矛盾>
       项梁战死后,项羽暂时陷入失意,不思打仗。范增见怀王据兵有力,乃游说怀王统帅项羽。项羽重新掌兵,范增也时常规劝友善他,避嫌中伤。
       后项羽杀宋义,怀王忌惮他自恃勇猛,欲夺其兵权。范增即逊辞说项羽"人微言轻"绝不会造反,终令怀王改变先见。现在看来,即便矛盾曾经存在,范增的智慧化解了一切。


       <鸿门宴设圈套>
       及至鸿门宴,范增亲自为项羽设下圈套,算无遗策。项羽才气过人,宗师谋略犀利非凡。当时认为刘邦权且纵其发展,一旦触及咽喉便可一举诛之,绝不能让他继续壮大。
       然而临门一脚,项羽终因私人恩怨情爱而迟疑不决,贻误良机,使刘邦借故逃生。范增气数复示意,项羽竟罔闻其言,终使油尽灯枯。


       <彭城提炖父计>
       彭城之战后,项羽大军压境荥阳,范增费尽心思,设计在荥阳下锅炖刘太公,逼刘邦降服。谁知刘邦厚颜无耻道:"项王既为我父,即为汝父,何能食同胞手足?"一语戳中项羽痛处,差点把堂堂义帝自己父亲炖了。
       范增诚恳劝解,才解围而去。此计智慧非凡,然最终亦被刘邦狡诈诓骗化解。善谋不如阴谋,由此可见项羽终归命运多舛。


       时越渐久,项羽对范增忌惮日深
       范增入主项梁时,项羽才是一个无名小卒。后随着项羽建立过多功勋,自视甚高,愈加骄纵跋扈,终日嫖酒宾朋,脱离了当初项梁兴师的本怀。范增见状劝阻无门,只能无奈退让。
       如此消解,导致项羽听从范增计谋的意愿也越来越低。及至刘邦阴谋挑拨,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把他们从里到外撕裂了。这正应了一句古话:"雕虫小技,出于无奇"。若非如此,项羽又怎能轻言放跑刘邦这等奸邪小人,失去天下?


       陈平狡诈离间计生效
       秦末时期,陈平是楚军中一位小小谋士,只因策谋不被重视而怀恨在心。后来投靠刘邦,见刘邦自陷困境被压境荥阳,便积极进言离间计:"项王有范增这股顽疾作祟,他的计谋一向很是精准。陛下应当善加利用手下亲信设计离间,挖除这位奸臣!"
       刘邦顿时拍案而起,哗然答应了。于是陈平先对范增许以重谊,随即在项王使者面前为难他,暗示项羽不待见范增。消息传回,项羽果然起了猜忌心思。
       从此范增渐渐地便步步失了势。项羽本就恃才傲物,他的骄横自满与范增出谋割据理念终难相容。于是在狡诈的陈平一步步挑拨下,他们从曾经的忘年之交渐成互不往来。临终前范增叹惋自己"围炉夺取天下"的计策,再也无人能够执行。


       结语
       楚汉之争中项羽在各方面都比刘邦强,他一直都占据着优势,并且他的团队里有很多的能人猛将,其次他的军队数量多于刘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对方一个震慑力,给对方的心理施加一个压力。
       但他把范增赶走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可以看出项羽走下坡路是从范增去世时开始的,如果项羽没有赶走范增想必楚汉之争还会维持一段时间,当然,最后走向末路,也会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项羽的性格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刚愎自用,当他取得了好的成就,他就开始骄傲起来,而且谁说话都听不进去,而范增刚好可以帮助项羽弥补这方面的缺点。
       因为范增能给他出谋划策,范增给他很多的建议他都置之不理,而项羽就是少了一个智慧的谋士再加上鲁莽不注意细节,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可惜了自身的实力和才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