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南京的钟山因山顶常有紫云萦绕,又叫紫金山。诸葛亮曾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因此,明太祖朱元璋选定南京作为大明的首都,并把自己的陵墓选址在紫金山。 在有明一代,南京的紫金山,也就是钟山,昭示着大明皇帝的权威与荣耀,明太祖朱元璋不仅将自己的陵寝明孝陵选址于此,还将他自己认为对大明开国的有功之臣死后赐葬于钟山,以显示皇帝对有功之臣和知识分子的尊重。 作为朱元璋的智囊团之一,刘伯温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但他死后并没有获得赐葬钟山的殊荣,而有一个人,能力远在刘伯温之上,朱元璋对其信任有加、尊崇无比,洪武十七年此人去世,朱元璋令其葬于钟山,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陈遇。

实际上,朱元璋的智囊有很多,刘伯温只是其中之一,但在《明史》记载中,陈遇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的地位和待遇,均在刘伯温之上。陈遇之所以能够获得朱元璋如此厚爱,与他的博学多识、超然物外有极大关系。 也就是说,陈遇已经参透了天地之道,深知治国理政之要,并对帝王之术有深刻洞见,且对朱元璋也了如指掌,不愿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因此,他一生8次拒绝朱元璋邀约与赐爵,也不赞成朱元璋提拔自己的儿子。 《明史》记载,“遇天资沉粹,笃学博览,精象数之学”,元朝末年在温州当过官的陈遇,后来弃官归隐。随着朱元璋势力的不断壮大,亟需更大范围的知识分子支持,于是“发书聘之,引伊、吕、诸葛为喻”,也就是说,朱元璋把陈遇比作历史上的伊尹、姜太公和诸葛亮。 朱元璋当上吴王之后,授予陈遇“供奉司丞”官职,陈遇第一次推辞。朱元璋即位之后,“三授翰林学士”给陈遇,陈遇连续三次拒绝。朱元璋没办法,赐给他“肩舆一乘”并有十个人护卫他出入,以显示皇帝的荣宠。

洪武三年,朱元璋准备让陈遇当“中书左丞”,这一官职几乎已经等同于宰相,但陈遇依然拒绝,这是第五次推辞。洪武四年,陈遇草拟《平西诏》,也就是针对明朝初年如何收复还在蒙古人手中的西边大部分土地。这份诏书写完后,朱元璋让陈遇担任“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大学士”,陈遇第六次拒绝。 紧接着,西域进贡来的良马送到了南京,朱元璋高兴昏了头,陈遇以汉朝的事情警戒、劝阻朱元璋,不要为了蝇头小利忘记平西大计。朱元璋一听此乃忠臣直言,决定让陈遇担任“太常少卿”,陈遇第七次拒绝了朱元璋。 由于陈遇实在是太有才华,能力出类拔萃,紧接着,朱元璋又决定让他担任“礼部尚书”,陈遇坚决不接受,也就是说,陈遇第八次拒绝了朱元璋。顽固的朱元璋发现,陈遇原来比自己还顽固。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朱元璋也就打消了让陈遇担任政府官员的主意。但朱元璋想,既然当爹的陈遇不能为国效力,儿子总可以吧?没想到陈遇说:“臣三子皆幼,学未成,请俟异日。”于是乎,陈遇第九次拒绝了朱元璋的盛情邀请。

陈遇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隐士,他不愿出来做官,因朱元璋下了邀请聘书,并且有好友极力举荐,他不得已才来到朱元璋麾下。对于能够参透天地、军政的一个人,陈遇自然对朱元璋的为人和心机有足够的了解。因此,陈遇效法西汉的张良,功成身退,最终得以完美躲过后来朱元璋主导的政治迫害。 《明史》记载,“遇自开基之始,即侍帷幄。”也就是说,他只负责给朱元璋出主意,出计策,坚决不担任政府官职。朱元璋曾向他请教保国安民之计,陈遇回答说:“以不嗜杀人,薄敛,任贤,复先王礼乐为首务。” 身为开国之君的朱元璋其他做的都很好,但惟独第一条“不嗜杀人”没有做到。明初四大案的前前后后,共有成千上万人被杀害、流放,主要原因归咎于朱元璋的集权阴谋与毒辣手段。 陈遇很幸运,他没有等到被迫害的那一天就已安然退场。洪武十七年,这个被朱元璋“语必称‘先生’,或呼为‘君子’”的明代“张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朱元璋下令,将陈遇“赐葬钟山”。

陈遇淡然入场,安然离场,他为朱元璋鼎定天下立下多少功劳后人已无法得知,这个问题只有朱元璋自己可以回答。后人只知道一个旷世之才刘伯温,却不知那个淡然的陈遇。然而,淡然有淡然的轻松,知名也有知名的悲苦,只有当事人知道罢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