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1年,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沿着丝绸之路,历时四年来到中国。1295年,马可波罗回到家乡,但三年后因为参加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被俘,最终在监狱中口述、被狱友鲁思梯谦记录而成《马可波罗游记》。
1871年,英国学者亨利·玉尔指出:马可波罗游记中遗漏了很多中国标志性的事物,比如长城、印刷术、茶叶等等,因此马可波罗可能没有真正到过中国,只是道听途说的谎言。至此,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开始受到质疑!
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诸多史料文献中,竟然没有马可·波罗的名字和事迹。而根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马可波罗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谊,还在中国做过大官,以及被忽必烈派到帝国各地执行机密任务等,因此史料上理应有马可波罗的名字与事迹。
于是,马可波罗有没有到过中国,就成了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直到1941年,抗战如火如荼之际,一个中国学生通过永乐大典破解了谜团。
永乐大典破解谜团
1941年,后来的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当年还是西南联大学生的杨志玖,在永乐大典的残片中,发现了一份护送公主远嫁的元朝公文,意外破解了谜团。
公文记载:元朝将阔阔真公主远嫁伊利汗国可汗阿鲁浑,选择的是从泉州出海到波斯,负责护送的三个波斯使者是兀鲁䚟(dǎi)、阿必失呵、火者,其中没有提及马可波罗以及家人。
马可波罗游记记载:马可波罗全家也是乘坐公主出嫁之船顺道回国,三个使者名称为Oulatai、Apuscah、Coja,其中因为途中遭遇海难,最终只有“Coja”活了下来。
波斯语文献《史集》记载:到达波斯的使者只有火者一人,这就印证了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
因此,虽然公文中没有提到马可波罗,但三本文献可以互相印证,足以证实马可波罗的确到过忽必烈统治时的中国,马可波罗游记并非道听途说之作。其实,若非马可波罗来华,也不可能留下如此丰富的中国记载,若是抄写其他书籍,那么又有何书籍给他抄写?
当然,通过公文可见马可波罗全家在元朝的地位应该不高,官不大、也并不太被重视,故而史书无名,由此马可波罗应该是吹捧了自己。
被质疑的背后原因
对于马可波罗的质疑,其中有一个诡异的现象,就是质疑他没有来华的人,竟然以西方学者居多!马可波罗来华,可谓西方精神的体现,是西方的荣光,但质疑居多的竟是西方学者,这背后有何玄机呢?
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因为马可波罗游记中,马可波罗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登,将中国描述了堪比“天堂”,甚至“我所说的,还未及我亲眼所见的一半”。
说到底,就是马可波罗书中的中国太美好、太文明、太富饶,远非古代西方可比,承认《马可波罗游记》一定程度上就是肯定中国与否定西方。鉴于此,近代以来目睹中国衰落的远不如西方的西方学者不愿意相信,于是开始怀疑、乃至否认《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其中,最核心的莫过于否认马可波罗来过中国,由此否认《马可波罗游记》对中国的描述。
毕竟,历史也是舆论战的一部分,否定古代中国也能否定现代中国,瓦解中国的民族自信。故而,尽管杨志玖已经证实了马可波罗到过中国,但在随后数十年中,依然有不少西方学者质疑马可波罗来华。
当然,《马可波罗游记》的确存在一些问题,除了马可波罗吹嘘自己之外,还因为原始版本早已失传,此书在传抄过程中产生了大约150个版本,且各版都不尽相同,因此必然含有很多“层累”的内容。由此也可以看到,尤其故事性的著作,在没有印刷的传抄年代,往往会产生各种内容有别的版本,古希腊的很多文字巨量的著作却版本较少或没有,因此可能说明了一些问题。
余论
通过马可波罗可见,当时东亚、中亚、西亚、乃至欧洲交流非常频繁,由此必然导致中国文化西传,比如马可波罗回国之后,意大利出现出现了中国原创发明的眼镜,那么据此不由让人产生这么一个疑问:马可波罗之后,在意大利爆发的文艺复兴,到底是真与古希腊有关,还是与中国文化有关?
参考资料:《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吗?丨京华物语》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