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对24所拟同意设置的本科高校予以公示。其中,由山东省申报设立的公办高校康复大学排在首位。

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康复大学排在首位

据康复大学微信公众号消息,康复大学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山东省共同建设,是我国乃至世界第一所全面围绕“康复+”进行学科布局的新型研究型大学,驻地为青岛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设立康复大学,是时也,势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残疾人总人数达8591.4万人,其中肢体残疾人口为1735.5万人。多数肢残人不能行走、不能站立、长期卧床,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另据民政部数据,我国“十四五”期间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突破3亿大关。

从介绍来看,康复大学建设是“十年磨一剑”。2015年,中国残联正式提出建设康复大学;项目先后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以及多个国家级专项规划;2019年3月,经中国残联、山东省多次商定,康复大学落户青岛。2019年6月4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康复大学筹建。

康复大学落址的青岛,可谓天选之地。青岛这个地方,适合建设大学,尤其适合建设康复医疗类大学。早在上世纪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在1928年-1931年间使用的名字)在大礼堂举行开学典礼,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开学典礼上致训词时说,“山东为古代文化最发达之所……所以教育部决定设一国立大学于山东境内”,选择设在青岛是因为“青岛水陆交通,均极便利,山海林泉,处处接近自然,而工商发达、物产丰富……”

截至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名单可知,青岛现有24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大学、青岛滨海学院、青岛恒星科技学院、青岛黄海学院、青岛城市学院、青岛工学院等大学,高校资源丰富。康复大学落址山东青岛,可谓锦上添花。

康复大学落址青岛,也是天作之合。根据康复大学发展定位,这所大学将填补国内康复教育体系的空白,为全国培养专业型医疗康复人才提供规范化的平台,承载着为我国残疾人士、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优质康复医疗的历史重任。根据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2022年7月数据,山东是残疾人人口大省,现有各类持证残疾人264.1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6%。5月1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信息显示,山东是老年人口大省,截至2023年底,全省有60岁以上人口2391万人,占比23.62%,老年人口数量居全国首位,且呈现出总量大、增速快、高龄化等特点。

建设中的康复大学

康复大学的发展定位和青岛的环境也十分合拍。青岛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红砖绿树,赏心悦目,对于残疾人士、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康复,十分有益。比如,青岛有海水溴盐温泉,可以提供“温泉+医疗保健”疗休养服务,这是青岛的滨海优势。

更重要的“天作之合”,是康复大学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将为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养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集科研与教学于一体”的平台。康复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康复过程中需要的人才以及康复产品的研发,将因为康复大学的建立而获得有效解决。

康复大学落户青岛,可以借用当地丰富的医疗卫生资源,同时又对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形成推动作用。根据介绍,目前康复大学的学校附属医院有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康复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这说明“学校”和“医院”已经走在一起。

自2022年起,青岛市委、市政府印发《青岛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到2023年9月,《行动计划》锚定的100个卫生重点项目中,康复大学青岛康复医院等31个项目已经完工。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8763家,相较2021年新增189家。康复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将和当地医疗卫生资源互促互进,进一步提升青岛整体医疗实力。

康复大学落户青岛,将加快当地医养健康产业的发展。《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中对青岛的定位是“着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基因技术、高端医疗器械、体育健身和康复保健,打造全国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特色生物医药、康复产业湾区。”其中就包括了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元素。

建设中的康复大学

康复大学落户青岛,将助推医药业的发展。青岛高新区建设有占地3700亩的蓝色生物医药科技园,其中包含12万平方米的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占地约545亩的集创新园、孵化园和产业园于一体的山东大学国际产业园,以及青岛市蓝色经济区海洋特色产业园。同时,青岛高新区也已经建成多个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平台,包括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中心。而在青岛城阳区,政府引进了落地总投资450亿元的国科健康科技小镇、占地约1000亩的北大医疗产业园,以及海尔细胞谷、瑞士健康小镇等高端资源项目。康复大学的建立,将和这些医药产业产生“1+1##_FORMAT_GT_##2”的效应。

康复大学的建立将助推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康复离不开医疗器械辅助,相关数据显示,我国80%~90%的高端医疗器械目前依赖进口。青岛市北区的健康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优势特色产业,生命健康科技高端智造产业基地一期项目计划于今年8月完工,2024年年底投产,推进医疗器械的国产化替代。为了解决科研“卡脖子”难题,该项目将以百洋集团为核心,引入医疗器械智造行业顶尖的企业,打造“青岛智造”品牌。

康复大学的建立,也将进一步激活疗养产业。青岛正规的疗养院有20家左右,有名的如山东省青岛疗养院、中华全国总工会青岛疗养院等等。康复大学的建立,“规划招生规模10000人,其中本科生5000人,研究生5000人”,可以为疗养院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

一子落,满盘活。康复大学落址青岛,是天选之地,也是天作之合。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