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的动画创作领域,依旧是以美、日、西欧动画风格为主导的。关于美国和日本动画的书籍在中国有很多,但对于民主德国动画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的,国外这方面的专题研究也很少见的。

有目共睹,自德国动画片诞生之日起就被冠以深奥、神秘的特征。很多作品观看起来给人一种晦涩感,有时甚至到了难以理解的境界。作为德国动画史的一部分,民主德国时期的动画是不可或缺的,但由于东、西德合并后,有关东德动画创作的史料被封存和淡忘。

魏玛动画时期

魏玛共和国是指 1918 年至 1933 年期间采用共和宪政政体的德国,于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魏玛共和国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制政体的尝试,因阿道夫·希特勒及纳粹党在 1933 年上台执政而结束。

德国的文化事业在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态。柏林首次成为欧洲文化之都,可以与巴黎和伦敦相媲美,思想和艺术流派纷纷涌现。在这一时期,德国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戏剧家、作家和电影制作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电影的进口被停止了,德国国内实拍电影的数量从每年的 25 部增加到 250 部,增长了十倍。1917 年,根据军政府法令,成立了UFA (“Universum Film A. G.”,全球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制片公司。尽管在一战期间德国的经济状况严重恶化,但在战争的最后一年电影产量却翻了两番,德国电影制片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魏玛时期,德国无声电影已在世界电影领域获得一些成就,从简单的影像记录迈向形成电影艺术的发展阶段。涌现了许多享誉世界的著名导演,包括卢比奇、朗格、耶斯纳尔等人,他们的作品感人、风趣,并为艺术电影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德国,广告、科学和技术电影总伴随着最大胆的前卫电影一起制作,讽刺电影也吸引了广泛的观众。电影创作的主要中心是柏林和慕尼黑。在这个时期很多德国电影先驱开始在动画领域进行探索。

二十世纪 20 年代,剧院放映了系列动画影片《科勒格·帕尔》(Kollege Pal)和《马克斯和莫里茨》(Max und Moritz),还有汉斯·菲舍尔克森(Hans Fischerkoesen)、哈里·杰格(Harry Jaeger)、库尔特·沃尔夫拉姆·克莱斯利奇(Kurt Wolfram Klesslich)(他制作了民族主义的宣传作品)、路易斯·西尔(Louis Seel)(可能是美国人)和迪安电影公司(Dean Film)的托尼·拉博德(Toni Rabold)的动画短片作品。

迪尔兄弟(The Diehl brothers)开始了他们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国皮影专家洛瑞·比尔林(Lore Bierling)也首次登台亮相。1928 年,著名的讽刺漫画家乔治·格罗斯(George Grosz,1893-1959)为欧文·皮斯卡托(Erwin Piscator)的舞台表演拍摄了动画短片《好兵帅克》(Die Abenteuer desbraven Soldaten Schweijk)。在制片公司中,全能的柏林乌发电影公司(UFA)作为伟大的德国电影的发起者值得一提,其特效制作、教育电影、电影片头和卫作品中,都涉及到了动画制作。

纳粹时期的动画

1932 年的选举使纳粹党成为德国议会代表中的最大党。1933 年 1 月 30 日,其党首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被任命为总理,推行了西方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纳粹运动”。1937 年 12 月开始,教育和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Joseph Goebbels)大力宣传纳粹精神,不利于纳粹专政的所有“落后文化”一律被禁止。

由于希特勒和戈培尔夫妇都热爱电影,并且对动画片有着特别的热情,最终促成了德国动画制片公司(Deutsche Zeichenfilm GmbH)的成立。希特勒不断批评德国动画电影的质量,电影业显然意识到这一不足,并加以改正。

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很快成为了纳粹德国动画制作的最大竞争对手。动画电影制作被正式确立为一种职业和艺术。同时,与美国和苏联不同,戈培尔和希特勒对使用卡通进行战争宣传的并不感兴趣。同样,卡通漫画对反犹太问题的关注度不高,而对“堕落艺术”问题的关注度则更低。

到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大多数德国动画作品都是商业广告。德国观众关注的焦点也大不相同,从奢侈品到大众品牌,甚至是行为标准。

德发电影制片厂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分裂成两个独立的国家。即东德和西德,各自发展了自己的民族电影业,以前由戈培尔策划的动画产业陷入了一片废墟,但是很快东德动画产业就得以恢复了,其中以德发公司为代表。

民主德国自创建以来十分重视科技与教育事业,在其存续的 40 多年的时间里,建立了强大的科研机构和发达的教育事业。公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各种教育一律免费,其中 1988 年大学生数量是 1949 年的 5.3 倍,达到了每一万居民中有大学生 79.4 人。而且,教育经费逐年增加,甚至其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速。

民主德国的艺术家、教育家和作家肩负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任”。思想教化是学校课程的核心,而在艺术和文学领域,“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取代了抽象、表现主义和自然主义。

1952 年,SED(新成立的政党——社会主义统一党)对电影事业进行了重组,并创建了五个独立的制片厂,这些制片厂的创作一直持续到 1990 年:德发电影制片厂电影长片工作室(DEFA-Studio für Spielfilme),德发电影制片厂动画工作室(DEFA-Studio für Trickfilme),德发大众科普电影制片厂(DEFA-Studio für populärwissenschaftliche Filme),德发电影制片厂新闻片与纪录片工作室(DEFA-Studio für Wochenschau und Dokumentarfilme)和德发电影制片厂配音工作室(DEFA-Studio für Synchronisation)。他们还创建了一个德发电影复制工厂(DEFA Kopierwerke)和一个德发电影制片厂国际电影发行工作室(DEFA Außenhandel)。

1952 年,Sovexport(苏联公司)公司将其国内发行业务交给 Progress Filmverleih 公司(与德发公司一样,这是一家苏德合资公司)。1953 年 1 月 1 日,德发公司被国有化,从一家股份公司变成了一家国有公司。

战争造成的破坏,以及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严重影响了在德国东部 1949年建立的民主共和国的最初几年。从文化上讲,纳粹主义留下的空虚和与国外的新隔绝导致了这一困境。唯一有能力组织新文化人才和发起新项目的魅力人物,伯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在流亡回归几年后去世。

在这样的背景下,达多(Dudow)、斯塔德特(Staudte)、麦兹希(Maetzig)和沃尔夫(Wolf)等电影人的作品使实拍电影重新焕发生机,而动画片必须重新焕发活力。

德发电影制片厂的历史是错综复杂的,充满了悖论和矛盾,同时又引人入胜和令人清醒。它创建于 1946 年(甚至在东德尚未存在之前)到 1992 年(德国统一的两年后)结束生产。该电影制片厂已成为东德“国家电影”的代表。

德发电影制片厂动画工作室在其存续期间共制作了 820 多部作品,特别以其定格动画技术而闻名于世,这些动画片常常在整个欧洲树立了新的标准。

总的来说,童话故事题材一直深受东德动画创作者的喜爱,它们提供熟悉的故事情节,并在结尾提供一种教育性的引导,从而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童话故事的教育理念恰恰与东德成为反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理念一致,从而利用动画作品来实现这一目的。童话故事倡导的人文价值与社会主义所提倡的价值观一致,而且就像童话故事的圆满结局一样,共产主义也会在社会主义达到顶峰时得以实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