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的我军四大野战军(其实加上华北军区野战部队是五大野战军),在49年初期三大战役结束时,实力最弱的就是西北野战军。到1949年2月,西野的部队总兵力刚刚达到15万人,这个规模相当于国民党军中的一个大兵团,硬实力够不上方面军级别。然而49年军改时,西北野战军直接被中央军委编为了响当当的“第一野战军”,并且还在当年补充进了原华北的2个兵团,实力一跃超过30万人级别,为何如此呢?

西北野战军虽然客观实力不是我军当中最强的,但是在解放战争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牵制作用。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的24万精锐中央军,就是因为长期和西野在陕西一带周旋,迟迟无法抽出身来加强华北和中原战场。从这个角度讲,48年平津战役乃至淮海战役的胜利,西野虽未直接参战,背后的贡献却是巨大的,能够让兄弟部队安心地在各自战区内打分割歼灭战,没有侧背之忧。要知道西北野战军在47-48年这段时间,总兵力一直在3万-8万人左右,能以如此薄弱的力量牵制住敌人的20多万中央军主力,仗打得是十分出色的。

除了牵制作用外,西野还有一个作用其他部队都不具备,那就是拱卫中央,用国民党的称谓叫作“卫戍部队”。46年解放战争开始时,中央军委所在地为延安,由于胡宗南部大举入侵,于47年转移到石家庄西柏坡。西北野战军最初叫西北野战兵团,只有2万人,名为一个兵团,其实连敌人一个军的规模都不到。但就是这点人马却肩负着保卫中央的职责,长期以少敌多未曾失守。所以从作战任务的重要性和完成度来看,西野后来也确实配得上第一野战军的名号,而获得“一野”番号之后,这支大军便纵横西北五省,1949年解放了多达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真正做到了名副其实。

另有一点容易被人忽略:西北野战军指挥员的级别高于其他任何一个野战军,这也是解放战争期间的一个客观事实。西野的彭总是我军全军的副总司令,代行野战军首长之职指挥作战,相对而言其他野战军的主要指挥员级别都低于西野。当然,也不能把所谓“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的数字顺序看得太重,因为其中并不含战力分级的意思。比如兵力最多、装备最好的东北野战军,反而番号是“第四”,而三野和四野的强大实力,在随后的抗美援朝过程中也得到了明确印证,50年前两批参战的精锐部队,大多来自这两个野战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