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雨晨

继《人世间》之后,梁晓声推出50余万字散文集《人活着》(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收录作者近20年创作的百余篇散文作品。

“人为什么活着”是《人活着》的开篇之问,也是横亘全书的命题。全书分为5章,“尊严”关注现代社会中的个体处境,“体面”集中于文化传统与文化教育,“幸福”聚焦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关系,“优雅”与“明白”则侧重个人品德的充实与提高,是梁晓声在长期思考与沉淀中,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的回应。从中既能看到梁晓声本人的经历与人生体悟,亦可窥见中国社会20年来的发展变迁。

纵观全书,对“人文性”的坚守是《人活着》的核心。作者在书中批判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呼吁更为广泛深入的文化普及:“没有以文化方式为依托所进行的教育,人类的历史将停止在原始社会。”从早期青春洋溢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到《人世间》《我和我的命》《中文桃李》《父父子子》,可以看到梁晓声一以贯之的理想主义基调。当这种理想主义落实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便成为对“人文性”的自觉与自信。

《人活着》中,梁晓声浓厚的“现实性”同样值得注意。他热烈赞颂普通人身上的伟大,对他们的命运感同身受、深深共情,《中年交响曲》中,他以现身说法的姿态化解“忧郁和惆怅”的中年危机;《普通人的幸福》中,他体察到青年人的焦虑,给出“理性地把控人生”的真诚建议;《人文的尊严》中,他赞美“希望工程”所展现出的善意……对普通人生活的书写贴近现实,让作者的文化理想更加“接地气”。

《人活着》也显示出梁晓声20年来在散文创作上的进展与突破。同样以“人”为关键词,《人活着》难免让读者想到梁晓声的长篇力作《人世间》。的确,《人活着》与《人世间》一脉相承,又有所差异。小说中,梁晓声是冷静的时代记录员,以千钧笔力勾勒时代浮沉;而作为一部散文集,《人活着》更多展示了作者本人感受到的横向的生活切面。《诗的达观》《画的魅力》《电影的眼睛》等篇目,是他作为知识分子对经典文化的体认;从《人民的原则》到《大学之精神》,是他作为社会公民对时代前进、社会发展、文化普及等方面的见解;《教育的诗性》《大学生要“大”》《做立体的人》等文,则是他作为一位“普通长辈”,对当下青年的恳切建言与殷殷期待。《人活着》处处可见梁晓声对生活的锐利审视,令他的文字既可亲亦可敬,既有疗愈心灵的温情,也让人看到杂文式的思想锋芒。

苏格拉底曾有“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的箴言,梁晓声的《人活着》与此相通。“人为什么活着”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这本书却能触及人心最细微的角落,启发我们过一种更好的生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