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参考消息》近日刊发文章《创新成果涌现助推成都开放步伐》。文章内容如下:

  已集聚146家国家级科创平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航空大部件、生物技术药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产业分别增长8.1%、10.1%……在四川成都,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形成,“成都智造”加快“出海”。


  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投运、西门子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2024年开年2个月以来,跨国企业进一步加大在蓉布局,与成都携手发展,助力成都创新和开放步伐。


  “成都智造”出海提速


  近年来,“成都造”创新产品和科技成果加速“出海”,踏上国际舞台。


  2022年,位于成都医学城的科伦博泰与默沙东达成合作,前期及里程碑付款合计118亿美元,刷新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金额纪录。


  2023年2月,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康诺亚以6300万美元的预付款和超11.88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与阿斯利康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创下早期临床阶段抗体偶联药物(ADC)出海授权合作的新纪录。


  2023年9月7日,在“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新型显示创新成果展”现场,观众在观看58英寸P0.5 TFT基Micro-LED拼接屏。(唐文豪 摄)


  这是近年来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成都已建立起包括化合物筛选、安全性评价、有效性评价、中试生产在内的全链条服务平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基地、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相继落地,阿斯利康、GE医疗、美敦力、波士顿科学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聚集,生物医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为例,该产业园已累计落户项目超300个,总投资超1200亿元,已构建从靶点发现到中试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科研平台129个,其中包含10个国家级平台,走出6家上市企业。


  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都正着力实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根据《成都“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成都将瞄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目标,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终端、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4年2月2日,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筑交科”)收到关于新建几内亚马瑞巴亚港至西芒杜矿区铁路工程桥梁钢支座采购项目的《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6467.154万元,迎来龙年“开门红”。


  新筑交科专注于桥梁构件、轨道构件、建后维养等产品的研发生产、施工安装及售后维养,参与了国内多条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世界级桥梁工程建设。该公司董事长杨丽说:“近年来,公司产品已出口至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筑交科所在的新津智能制造产业园现已聚集轨道交通产业上下游企业50多家,在地引育创新平台17个。近年来,全球首列时速160公里氢能源全自动市域列车、国产化内嵌式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等创新成果在该园区不断涌现。


  在四川天府新区,已落户“中科系”等国家级科研机构26家、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35个,引进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66个。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最高运算速度达10亿亿次/秒,已为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1000多个用户提供算力支持。


  “成都正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成都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小斌说,成都已集聚146家国家级科创平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正加快建设,跨尺度矢量光场等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建设,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实体化运行。


  跨国巨头增加投资


  一批跨国企业也正加大在成都的布局。


  2024年1月24日,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在成都投运,将面向各种机型提供从飞机停放、存储到维修、升级、改装、拆解、回收以及拆解后的二手可用航材分销服务。


  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是空客在欧洲之外直接投资建设的首个飞机循环利用项目。该中心规划停放125架飞机,目前,该中心已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的相关认证,中心75%的存储飞机将由合资公司经存储和升级后再次飞行,其余飞机拆解后可实现飞机重量90%以上的回收利用。


  “航空合作是中欧合作的重要领域,成都项目是空客在中国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空中客车执行副总裁、空中客车中国首席执行官徐岗说,成都完善的航空航天产业生态体系,以及在人才供给、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促成了空客把该项目落在成都。  2024年2月22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智慧交通和面向未来的数字化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当前,四川省正扎实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西门子深度融合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发展战略及业务组合与之高度契合。”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表示:“此次签约将开启双方进一步合作的新篇章,西门子愿以数字化和低碳化的‘双轮驱动’与四川省携手共同发展。”


  近年来,西门子逐步加大在成都的投资。2013年,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建成投产,这是西门子在德国之外的首家数字化工厂,先后在2018年和2023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首批“最先进的工厂”之一,以及全球17家“可持续灯塔工厂”之一。2023年,西门子宣布投入11亿元人民币对其进行扩建。


  GE医疗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化基地项目落地成都、快运巨头DHL在成都升级打造全新国际转运中心……2023年,成都外商直接投资22.86亿美元,平均每天新增2家外商投资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7489.8亿元,居中西部城市第1位;成都国际铁路港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国际班列通达境外108个城市、全年开行超5000列,外贸往来日益频繁。


  金融创新助推开放


  2023年5月25日,首列汽车散件“一单制”融资出口专列在位于成都青白江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准时发车。列车上满载的汽车散件将从成都运到数千公里外的白俄罗斯热季诺的海外分厂。这“一张纸”上的创新,体现了成都传承千年的金融创新基因。


  公元1024年,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成都诞生。其诞生背景源于当时不便携带的铁币阻碍了成都繁荣的商贸往来。交子是人类首次运用纸质形态进行货币表达,其诞生启蒙了人类货币观念。


  从千年前的交子到现在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一张纸”上的功夫,代表着成都传承千年更加勃发的金融创新基因和开放精神。


  “在没有第三方金融机构做担保的条件下,基于货物实际控货权签发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实现了融资模式新突破和出口项下首次独立融资‘双创新’。”成都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开行量突破2.3万列的成都国际班列多年来围绕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拓展“一单制”金融服务,为企业缓解了资金压力、降低了国际贸易成本、分担了国际贸易风险。


  金融开放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近年来,成都跨境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速,争取跨境投融资便利化试点,积极开展跨境金融服务创新,跨境金融服务对外合作不断加强。


  如今的成都,金融交易量位居西部第一,外资银行、外资保险机构和上市公司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先后举办了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国际金融科技论坛、2018亚信金融峰会等重量级金融会议,成为世界高规格金融盛会落户中国西部的首选城市。金融“活水”正助力城市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助推成都对外开放步伐。(记者 李倩薇 参与采写 李力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