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先生曾言:“世上没有不吵架的夫妇。假定你们不吵架,一点人味都没了。”

即便是在那些看似完美的婚姻里,也曾有过争执,有过不满,甚至有过想要离别的冲动。

然而,吵架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吵架之后的态度。

那么,当争吵发生时,究竟谁应该先低头呢?

听一听过来人的经验,答案出奇地一致。

1、懂分寸的人,不遇事较真


《左传》中有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生活的琐碎中,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面对这些错误,我们应该学会适可而止,不要过分纠缠。

曾经,梁启超的孩子因一场车祸受伤,肇事者是一位官员。

梁启超深知分寸的重要性,他没有大张旗鼓地追究责任,只是严肃地申斥了前来道歉的下人。

然而,梁启超的夫人李蕙仙却护子心切,坚持要面见当时的总统黎元洪,为子伸冤。梁启超虽然反对,但还是尊重了夫人的意见。

最终,黎元洪亲自向梁夫人道歉,这件事也因此闹得沸沸扬扬。

外界纷纷传言梁启超“怕老婆”,但他却在家信中对女儿说:“汝母气亦平了,不致生病,大好事也。”

这便是梁启超的智慧,他懂得在夫妻之间,分寸比输赢更重要。

好的婚姻,如同并肩作战的战友,一致对外。

两口子之间的事,应该关起门来解决;在外人面前,则要共同维护家庭的尊严和利益。

只有夫妻双方懂得相互包容、相互体谅,才能营造出真正幸福的家庭氛围。

2、懂让步的人,能适时而止


《左传》又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夫妻之间的争吵,往往不在于谁的话多,而在于能否适时而止。

杨绛和钱钟书这对文学伉俪,在出国留学时也曾因一个法语单词的发音而发生过激烈的争执。

两人都是学术严谨之人,杨绛认为钱钟书的发音带有乡音,而钱钟书则极力反驳。

最终,他们找来一位法国人作为裁判。

当得知是钱钟书错了时,他虽然有些尴尬,但杨绛却意识到:“我虽然赢了,但并不开心。”

此后,两人约定:再有争吵时,各持己见,不必强求一致。

就这样,他们的婚姻生活少了许多争吵,多了许多和谐。

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而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

夫妻之间,很多时候并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

吵赢了道理,却可能输了感情。懂得让步的人,宁愿在嘴上吃点亏,也要换来家庭的安宁和幸福。

3、懂珍惜的人,会白头到老


《增广贤文》有言:“夫妇和而家道兴。”

夫妻之间的包容和忍耐,不仅是一种气量,更是一种智慧。

放下自己的姿态,便能成就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张智霖和袁咏仪这对明星夫妻,结婚二十余年依然恩爱如初。

他们也曾有过争吵和分歧,但每次吵完架后,张智霖总是愿意先低头认错。

他说:“每次吵架,我都会想到我失去她会怎样。

所以我很珍惜,我宁愿主动认错,主动和好,因为我珍惜有她在的每一天。”

而袁咏仪也在张智霖的包容中逐渐变得柔和,不再那么火爆。

她感激地说:“谢谢他这么多年给我的快乐,给我一个温暖的家。”

先道歉的人,并非因为理亏;先让步的人,也并非因为害怕。

而是因为他们心中充满了对彼此的珍惜和爱护,愿意为了这份感情而付出更多。

在这个世界上,对你好的人或许很多,但能够包容你、珍惜你的人却并不多。

遇见了这样的人,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婚姻生活如同一场漫长的旅程,途中难免会有风雨和坎坷。

但只要夫妻双方懂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珍惜,就能够携手走过每一个难关,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