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童年,其实有两个字最适合形容,那就是‘缺爱’。

这两个字,其实不光伴随了刘协的童年,后来也伴随了他大半个人生。从刘协出生开始,一直到他禅位给曹丕。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刘协从来都没有被某一个人,真正‘深爱’过。大家看待他,往往都是像看一个泥塑的神像。所有人来到他身边,都是为了利益。

而且,就连他能当上皇帝,这件事本身,最初其实也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汉献帝童年的故事,最初其实是开始于一记‘堕胎药’。

话说在汉灵帝在位时期,汉灵帝非常宠幸自己的皇后何氏。何氏虽然出身不高,但是却长得非常好看,特别会讨汉灵帝欢心。而且最关键的是,何氏后来还给汉灵帝生了个儿子!这就是汉少帝刘辩!

要知道,东汉中期的皇帝,生育力普遍不怎么样。之前好几位皇帝,都直接绝后了。所以靠着这个儿子,何氏很快就母以子贵,直接被汉灵帝立为皇后。

但接下来,何氏做了皇后之后,却开始警惕自己上位的这条路。她很担心,未来后宫里有哪个妃子,像她一样生下了皇子,然后动摇她的地位。

于是,做了皇后之后,何皇后就开始胁迫整个后宫。在她的高压管理下,那些后宫嫔妃,再也不敢怀孕生子,生怕给自己惹来麻烦。

但凡事都有例外。

就在何皇后严防死守了几年之后,后宫里有一个叫王荣的美人,还是有了身孕。说起来,这个王荣家里也不算差,她爷爷当年还做过五官中郎将。可惜到了她爹那一代,直接躺平了,导致家道中落。

如此一来,这个王荣,自然不敢和何皇后争宠。在发现自己有了身孕之后,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恐惧。此后,王荣直接让人找来了堕胎药,想要除掉这个孩子。

但有意思的是,就在吃药那天,王荣忽然做了个梦。她梦见自己背着太阳,一直在往前走。醒来之后,王荣就觉得,这肯定是在暗示自己的儿子非同一般。于是再之后,王荣就打消了吃药的念头。

也多亏了王荣没吃这个药,如果当时王荣吃了药,那后来也就没有汉献帝了。

就这样,经过十月怀胎之后,王荣最终生下了一个男孩。而与此同时,王荣的命,也就彻底到头了。如果王荣生了个女儿,或许她还能活下去。但既然是个男孩,何皇后是绝对不可能让她继续活着的。

所以,就在刘协出生之后不久,王荣就被何皇后直接毒死了。

在刘协漫长的人生当中,他的母亲王荣,可能是唯一一个‘无条件’爱他的人。但可惜的是,在他刚刚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而在接下来的漫长人生当中,刘协遇到的几乎所有人,包括他爹在内,都是对他另有所图的!

在刘协出生之后,因为王荣早逝,所以汉灵帝就只能暂时将他,寄养在掖廷内。对于王荣的死,汉灵帝其实猜出了真相,但他却并不想管。

一是因为汉灵帝本人,是一个典型的政治生物。他其实并不在乎这些妃子,只在乎她们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价值。二是因为当时的何家,已经被汉灵帝彻底扶持起来。如果汉灵帝想要追究,就必须得动何家,这会触及汉灵帝统治的基础。

所以最后,汉灵帝只是对何皇后训斥了事。史书上记载为,汉灵帝当时勃然大怒,甚至扬言要废了何皇后。但结果。在周围人求情之后,他却很快放过了何皇后,后来也没再提这件事。

但同时,对于自己这个儿子,汉灵帝却很在意。

别看汉灵帝此时已经有了长子刘辩,但对于第二个儿子,汉灵帝依然很重视。因为东汉的皇子,特别容易早夭。谁都不敢保证,刘辩就一定能活到成年。

所以接下来,汉灵帝下令,严密保护刘协。同时,汉灵帝也知道,何皇后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很有可能会对刘协下手。于是不久之后,汉灵帝就把刘协,送到了自己亲妈董太后那边抚养。

而接下来,在被送到自己奶奶身边之后,刘协的日子,其实依然不好过。

这倒不是说董太后对他不好!相反,在刘协的一生当中,他的这个奶奶,可能是唯一一个尽力照顾他的人。但同时,董太后的这份感情,却是有条件的。

简单来说,董太后当年出身一般,而且董太后自己也不太懂政治。这就导致汉灵帝掌权之后,依然不愿意重用董家。最关键的是,董太后和何皇后之间,婆媳关系似乎特别不好。

所以,当时的董太后,不光把刘协看做自己的孙子,更是当成了一个政治筹码。董太后觉得,如果刘协将来做了皇帝,董家就能得到重用。

就这样,从婴儿时代开始,刘协就直接卷入了这场权力斗争。此后的几年里,董太后经常劝汉灵帝,立刘协为太子。但同时,对于到底要立谁做太子这件事,汉灵帝却始终摇摆不定。

如果按照正常的立储规则,年长的刘辩,肯定毫无争议的会被立为太子。除了年长的优势之外,最关键的是,他的母亲是皇后。这也就意味着,他是妥妥的嫡长子。再加上何家的势力,不管怎么看,刘辩都理所当然应该被立为太子。

但同时,董太后这边,影响力也很强。至少汉灵帝本人,确实开始考虑刘协的继承人资格。不过,汉灵帝也知道,因为刘协生母已经去世,只要刘协未来登基,董家一定会全方面掌权。但董家是否有这个能力,汉灵帝却并不看好。

而对于长子刘辩这边,汉灵帝后来也越看越不顺眼。这主要是因为,汉灵帝觉得,刘辩行为太过轻佻,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做太子的样子。

因为一直犹豫不定,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汉灵帝一直都没有明确立储。而这一拖,后来就拖出了大麻烦。

原本汉灵帝没有及时立储,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比较年轻,还没到必须立太子的时候。毕竟,此时的汉灵帝,也就二十多岁。但问题是,汉灵帝这一辈子,其实也就只活了34岁而已。

公元189年,刚刚34岁的汉灵帝,忽然就不行了。

临终之前,汉灵帝开始后悔,自己没有明确立储的事情。但此时的他,已经无法再靠一道圣旨,就直接定下继承人了。因为此时何家的权力,已经有些过大了。就算他此时想明确立刘协,何家也能在他死后,篡改他的遗诏。

所以在这个时候,汉灵帝就想到了另一个办法。

他叫来了自己最信任的宦官,蹇硕,并且给了蹇硕一个遗诏。他希望在他死后,蹇硕能够帮忙,拥立刘协做新皇帝。

后来的历史证明,汉灵帝一生当中,做了很多错误的决定。但那些错误加起来,也没有这个错误大!

后面的故事,大家就都比较熟悉了。在汉灵帝驾崩之后,蹇硕确实想要拥立刘协,同时解决掉何家。但没想到,何家提前得到了消息,然后抢先下手,干掉了蹇硕。

而蹇硕被干掉之后,何家又进一步赶走了董家,拥立了刘辩登基。包括那位董太后,也被赶出了京城,然后死在了离京的路上。再之后,何家内部又开始内斗,最终引发了董卓入京事件。

当这一连串事情发生的时候,汉灵帝才刚刚九岁而已,根本什么都做不了。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董卓入主京城,把持了朝政。而董卓入京之后,为了自己掌权,直接废黜了刘辩,改立刘协做皇帝。

但此时的董卓,却只是把刘协当成了自己的工具。此后不久,在董卓的要求下,刘协也被迁往了长安。

从登基的那天开始,刘协就完全成了一个工具。此后一直到他禅位,他都再也没有任何自由可言,手里也没有任何权力。

这样的刘协,他的一生,其实真的挺可怜的。而他能够当上皇帝,其实也完全就是一个巧合。如果不是因为董卓进了京城,但凡何家稍微争气一些,刘协都不会遭后来的那些罪。

或许从刘协本人的角度来看,他这个皇帝,其实还不如不当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