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李潇
       作者:小雅


       我叫李潇,今年50岁,老家在一座偏僻的小山村。
       我出生于1973年,在七岁之前,我的日子过得还是蛮舒服的。虽然我爸妈只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收入不多,但是他们都很疼我。
       记得小时候,每天晚上,我都会坐在家门口,一边写作业一边期待下地干活的父母回来。当我看到我爸妈扛着锄头、踏着月光一步步走来时,就会兴奋地跑过去。
       此时,我爸就会放下锄头,把我抱起来扛在肩上,乐呵呵地问我有没有乖乖听话,在学校里有没有闯祸,作业写完了没有,我妈则在一旁温柔地摸着我的头。


       当农闲时,我爸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就会跟着人外出打工,一去就是好几个月。等到我爸要回来了,我就会跑到路边,翘首以盼。
       看到我爸了,我立马扑了过去,我爸就会从口袋里摸出给我带的惊喜,可能是糖果,可能是玩具,可能是零花钱,然后把我扛在肩上,乐呵呵地回家。
       想到这里,我的泪水又控制不住了,我爸的音容笑貌不断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泪如雨下。如今距离我爸离开我,已经过去43年了。
       1980年,我爸生了一场重病。一开始,我爸以为这只是一场小病,不愿意花钱去检查。再说了,那时医疗水平不发达,周围没有大医院因此,我爸便喝了一些偏方。没成想,喝了这些所谓包治百病的偏方,我爸的病不仅没好,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到了十月份,我爸病得已经下不了床了。姑姑姑父想要把我爸送到省城去检查,可是我爸已经没有这个时间了。
       临走之前,我爸握着我的手,再三叮嘱我以后要听话,要好好学习:“潇儿,你要好好读书,知道吗?你一定要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后,别忘了告诉爸爸。”
       我扑在爸爸的怀里,哭着喊爸爸不要离开我,答应会好好读书考大学。我爸用虚弱无力的手摸了摸我的脑袋,又拉着姑姑的手:“妹子,潇儿托付给你了,哥在这里求你了。”
       姑姑早已泣不成声,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还是姑父开口了,语气十分严肃:“哥,你放心吧,有我在没人敢欺负潇儿。”


       我爸露出了感激的笑容,闭上了眼睛,摸着我的手无力地落了下来,停止了呼吸。我拼了命喊,他也没有理睬我。姑姑把我抱在怀里,全家人哭成一团。
       那时,我爷爷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了,我奶奶先是失去了老伴后失去了儿子,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哭得晕了过去,醒来后又晕了过去,而我妈六神无主,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最终,还是姑父成为了家里的主心骨,安排起了所有的事情,先是让姑姑振作起来,照顾好我们,然后通知亲戚朋友奔丧,又给我爸操办了后事。
       我爸去世后,我妈委托姑姑照顾我和奶奶,说她要回娘家调整一下,我外婆身体不好,也需要人照顾,姑姑答应了。


       我在姑姑家住了一年,虽然姑姑姑父对我很好,视如己出,表弟也跟我玩得很好,但是我一直期待着妈妈接我回去。没成想,我等了一年,传来的是我妈要再婚的消息。
       姑姑怒不可遏,带着我找到了我妈,大骂我妈无情无义。我妈不敢抬头看我,外婆理直气壮地说:
       “我们也是为了潇儿好!他爸爸死了,我女儿一个人怎么养活他?找个男人养家糊口,照顾潇儿,不是挺好的吗?”
       外婆说,他们给我妈找的对象膝下只有一个女儿,答应会把我当作亲儿子对待。他们也是为了我好,担心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爸爸保护会受委屈。听到这话,姑姑不好多说什么了。
       1982年初,我妈再婚了,嫁给了我继父。婚后没多久,继父履行了承诺,去姑姑家接我,再三保证会对我视如己出。姑姑想着我妈毕竟是亲妈,不可能看着我受委屈,便答应了。就这样,不到九岁的我来到了继父家。


       一开始,继父对我的确蛮好的,也会关心疼爱我。可是,继父的父母并不喜欢我,他们一门心思想要有自己的亲孙子,连亲孙女都不待见,更不用说我了。
       从我嫁进来时,他们就开始催生,希望我妈再生一个。我妈与我爸结婚早,那时只有30岁,处于适合生育的年纪。
       1984年,我妈生下了我同母异父的弟弟,继父有了亲儿子,继父的父母有了亲孙子,全家人处于喜悦之中,而我在这个家的地位越来越尴尬。
       弟弟出生的第三年,我上初中了。那时,继父和我妈都围着新弟弟转,继父的父母一边逗孙子,另一边越来越嫌弃我了,经常跟左右邻居说我是吃闲饭的,不愿意养我,我也不止一次听他们跟继父提出把我送走的要求。


       为了不让我妈为难,也为了不再生活在这样窒息的氛围下,我主动提出住校,继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我妈看了我一眼,眼神的内疚一闪而过,弟弟的哭声让她立马忙着哄孩子去了。
       我从初中开始住校,一直住到了中考,在这三年里,我妈和继父来看我的次数屈指可数,姑姑姑父每个月都来看我,给我送东西。
       1989年,我参加中考,考了全校第一名。那时对我们这样的农村娃而言,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进入中专,读商校或者中师,三年后毕业就可以有工作,就可以赚钱养家糊口。二是读高中考大学,三年后参加高考,考上了彻底改变命运一飞冲天,考不上可能白白葬送了吃公家饭的机会。
       继父和我妈让我读商校:“家里穷,没钱让你读高中。你早点儿毕业,早点赚钱,还能帮家里减轻负担,供你弟弟读书。”


       可是,我只想读高中。我永远记得我爸的遗愿,我也承诺过会带大学录取通知书给我爸的。
       见我执意要考高中,继父的父母十分生气,骂我不懂事:“你又不是我们亲孙子,我们凭什么继续供你读书?你想上高中,自己想办法,别想让我儿子出钱。”
       我看向我妈,我妈正想说话,继父的妈妈就吼了起来:“我们让你儿子白吃白喝几年,已经够好的了。你要是帮他,就跟着他一起走,把我孙子留下来。”
       我妈看着年幼的弟弟,不吭声了。我知道我指望不上她,只好去了姑姑家。
       姑姑听了之后,拍了拍我的肩膀:“放心吧,你妈不管,我管。我跟你姑父商量好了,一定会供你读书,支持你考上大学。”


       姑父也点了点头,让我放心去读书,他们会一路支持我的。就这样,我如愿以偿进入了高中校园。
       在这三年里,我的学费生活费都是姑姑交的。我依然住校,姑姑姑父每个星期都来看我,给我送东西。每次姑父都给我很多粮票,让我一定要吃饱,要跟上营养。
       高三那年,看到我熬夜苦读,头发掉了一大把,人越来越瘦,姑父花了不少钱买了一罐奶粉,送到了学校,让我补充营养。每次来,姑父都会带一个保温盒,里面要么是他熬的排骨汤,要么是老母鸡汤。而在当时,姑父家庭条件也不好,只有逢年过节才可以吃到肉。
       在姑姑姑父的全力支持下,我读完了高三,在1992年准备参加高考。然而,在高考前一天,我发现准考证莫名其妙不见了。
       我翻箱倒柜,也没找到准考证,这让我感到十分着急。我仔细想了又想,记得上午我还看过准考证,中午继父一家突然来看我,说是关心我给我加油打气,然后准考证就不见了。除了他们外,那段期间再也没人来找我。
       我不确定这件事情跟他们有没有关系,但我只能尽可能找到准考证。我第一时间跑到了姑父家,跟他讲了这件事情,姑父一听,怒不可遏,带着我去了继父家。


       到了继父家,姑父一脚踹开门,开门见山问继父我的准考证呢,我妈愣住了,说她没见过到,继父也矢口否认。
       姑父吼道:“上午还在,你们去了一趟就不见了,说你们没拿,骗鬼呢!今天你们不交出准考证,我就让你们一家不好过,说到做到!”
       姑父身高一米八,体重170,站在那里就像一堵墙,气势汹汹震住了所有人。由于我们动静太大,因此引来了不少人围观。
       继父的妈妈说我姑父欺负人,跟周围人哭诉,我姑父也不慌,把事情经过讲了一下。
       邻居王大婶开口了:“那个,我记得老赵他婆娘(继父的妈妈)中午回来时,把什么东西藏到了角落里,偷偷摸摸的,生怕被人看见似的。”
       继父立马去邻居说的地方,果不其然,我的准考证就在一个盒子里。我妈急了,问继父的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继父的妈妈一言不发。
       后来我也想明白了,她之所以这么做,可能是因为嫉妒。当时,我同母异父弟弟虽然只有八岁,但是在他们的宠爱下成为了一个熊孩子,一天到晚就知道逃课,打架斗殴,惹是生非,一看就不是读书的料。
       她看到自己的亲孙子不肯好好学习,又看到我即将考上大学,可能心生嫉妒,一念之差就干了这种事情。
       我带着准考证回去了,打那之后再也没有去过继父家。至于我的亲生母亲,出了这种事情,我也没见她有什么反应,想来她是害怕毁了自己小儿子的家,不敢吭声吧!她既然做出选择了,那么我也只能连她一起不见了。
       我顺利参加了高考,考上了一所医科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我亲自去拜祭了我爸,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之后我与姑姑姑父告辞,踏上了上大学的路,没有去看我妈一眼。
       上大学期间,姑姑姑父给我寄过钱,我没有要,而是自己勤工俭学完成了学业。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杭州,成为了一名医生,目前已经成为了副主任。
       2003年,我结婚了。结婚时,没有邀请继父和我妈,只邀请了姑姑姑父。婚礼现场,我与老婆请姑姑姑父上座,给他们敬的茶。
       我很久没回老家了,只因我表弟也来到了杭州生活,我出了钱帮他买了房子,把姑姑姑父都接了过来,与表弟一起孝敬姑姑姑父。
       至于我亲妈,她联系过我,想要见见我和老婆,我果断拒绝了。她想说什么,却半天没有开口,我直接挂断电话。
       听老家的人说,我同母异父的弟弟的确不成器,没考上大学,现在在广东打工。虽然娶到了媳妇,但是一直没有买房,收入也不高,我妈和继父一边带孙子,另一边还要想办法补贴儿孙,日子过得很苦。
       可是,他们再苦,也与我无关,毕竟当初不是我先放弃了他们,而是他们先放弃了我。他们既然做出了选择,那么就别怪我不愿意搭理他们了。如今,我只想孝敬姑姑姑父。


       END.
       今日话题:你认为李潇做得对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